合肥规划正式发布!小庙、南岗划入市区!三县晋升市域范围!2020年追赶千万人口9区4县1市发展方向全定了!
1月25日,合肥市规划局正式公示《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该则规划在2016年4月份就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但时至今日才正式对外公开。
在公开文件当中,规划涉及市区规划范围,中心城区面积,道路交通,建设用地等一系列内容。
根据规划,市域行政范围11433平方公里;市区112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486.61平方公里。
包括市区的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经开区、高新区、新站区和巢湖市、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
北至长丰县行政边界,南至巢湖岸边,西至肥西县及南岗镇行政边界,东至大圩镇、淝河镇、大兴镇等行政边界。
规划区范围为合肥市域,总面积约 11433 平方公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扩大经济辐射与服务能力,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升城市首位度和知名度。
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努力将合肥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
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推动合淮同城化和合六一体化,加强与皖北城市群的进一步融合,加速与皖江城市带协调,带动全省发展。
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发挥合肥核心城市示范带动作用。
加快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促进创新、 升级、转型发展。
围绕“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生态、文化和开放创新;
坚持通过增量创新带动存量优化,实现城镇化质量与速度的同步提升;
坚持城湖共生理念,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巢湖保护的关系;
坚持城乡发展的公平共享,加快推进市民化的同时,因地制宜、务实高效的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坚持区域协调,着力优化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适度均衡区县发展,有重点培育特色小城镇。
二、2020年规划市域人口950万
按规划,2020 年合肥市域总人口 950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41 万人,城镇化水平 78%。
市域城镇空间组织结构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城镇协调区为重点发展区。
沿主要交通轴线向东、北、西、南、东南辐射的五条拓展轴。
形成“一核一区五轴”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形成四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
1:一级城镇: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 360 万人。
2:二级城镇:6 个,包括巢湖市区、肥东县城、肥西县城、长丰 县城、庐江县城、双墩镇。城镇人口规模为 15-50 万人。
3:三级城镇:27 个,其中巢湖市 5 个,肥东县 5 个,肥西县 5 个,长丰县 3 个,庐江县 4 个,市区 5 个。城镇人口规模为 5-30 万人。
4:四级城镇:51 个,其中巢湖市 8 个,肥东县 12 个,肥西县 7 个,长丰县 9 个,庐江县 12 个,市区 3 个。城镇人口规模为 0.3-5 万 人。
以城镇主要职能和特色将市域城镇分为综合型、交通型、工业型、旅游型、工贸型和基层服务型等六种类型。
以综合型城镇为发展主体,以专业型城镇为发展特色,以基层服务型为基础,形成协调发展的城镇职能结构。
合肥市副中心城市,现代产业基地,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山川秀 美的生态城市。
城市主要发展方向为东北和东南,加快发展合巢经济开发区、居巢经济开发区。
肥东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合肥市中心城区东部综合性城区。
县城主要发展方向为向西和向南,形成组团式发展形态。
肥西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合肥市中心城区西南综合性城区。
县城主要发展方向为向西北和向东南发展,形成两翼拓展的空间格局。
长丰县政治、文化中心,合肥市域北部副中心城镇。
县城主要发展方向为向南和向西拓展,形成聚集发展的空间形态。
庐江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合肥市域南部副中心城镇。
县城主要发展方向为向东和向西发展,形成聚集发展的空间形态。
长丰县经济中心,合肥市中心城区北部综合性城区。
镇区主要发展方向为向北和向南,形成南北轴向发展的空间形态。
土地建设规划中,居住用地施行新区建设与旧城更新并举;居住环境改善和配套设施建设同步原则。
二环路以内为居住重点改善区域,调整部分工业、仓储用地为居住用地;
改造老旧住区,加强配套设施和环境建设,提升居住环境品质。
二环路以外地区为居住重点发展区域,结合城市拓展及产业布局,新建城市住区,引导人口集聚。
新建公共租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
主要面向:城乡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以及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
在需求较大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就近集中配置,在城市其他地区实行无差别“混建”模式。
规划形成市级中心、片区中心、社区中心三级体系。规划 4 个市级中心,8 个片区中心,若干个社区中心。
市级中心,分别为老城中心、滨湖中心、政务文化新区中心和合肥南站中心。
位于老城区,以长江路为轴,呈带状分布。具有金融、办公、商业商务、文化娱乐、信息、旅游等功能。
位于巢湖之滨,具有行政办公、金融、商务、文化、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功能。
政务文化新区生态绿轴周边地区,具有市级行政办公、商务、文化、体育等功能。
以南站为核心,南北地区,具有综合交通、商贸、商务等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工业和物流仓储用地等规划...
交通方面,建立以新桥机场、合肥港以及主要铁路、公路客货运站场为枢纽。
以干线铁路、高等级干线公路、合裕航道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城市综合运输能力,建设国家交通枢纽城市。
建立高效便捷的对外交通圈。与国内主要中心城市的高速铁路行程 4 小时以内;
与省内主要城市高速铁路行程 1 小时以内,高速公路行程 2 小时以内。
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骨架,形成“一环十射”市域公路干线网络。
高速公路包括绕城高速、合宁、合马、合徐、合六叶、合淮阜、合铜黄、合芜、合安、济(宁)祁(门)、宁(南京)驻(马店)等。
国道、省道包括 312 国道、206 国道(合淮、合安)、合六、合蚌、合马、合铜等。
加强中心城区与二级城镇、二级城镇与三级城镇、三级城镇与四级城镇之间的公路网建设,构建市域 1 小时通勤圈。
加强县(市)域间交通联系,促进市域各经济区及各旅游区之间横向交通联系。
重点建设“双墩—元瞳—桥头集—长临河,丰乐—柿树岗—山南—官亭—高刘—吴山”的市域公路环线。
巢湖市,以市区为中心,形成“一环六射”公路网;
肥东县,以店埠镇为中心,形成“一环七射”的一、二级公路网;
肥西县,以上派镇为中心,形成“四纵四横”公路网;
长丰县,依托合淮公路(206 国道)、合水公路构成“三纵四横”公路网;
庐江县,依托合铜公路构成“六纵八横”公路网。
规划以合福线、合蚌线、沪汉蓉线、商杭线、合西线及宁西线、合九线、淮南线等铁路干线为骨架。
衔接北京、上海、杭州、福州、西安、成都、九江、商丘等八个方向,形成“米”字型铁路网总体格局。
规划合肥至南京、芜湖、九江(安庆)、六安、淮南等方向城际铁路线,形成完善的城际铁路客运系统。
扩建大型综合性货场、新建集装箱办理站和现代化物流中心,完善货运站布局。
结合城市功能布局,建设循环经济园、派河港区、店埠河港区等铁路专用线,调整部分对城市干扰严重的铁路专用线。
铁路与城市道路相交,逐步实现立体化。
这一轮的城市规划当中,亮点还是相当不少。如果细看的话大概有三处的细节可以提取。
头部个是合肥市区的划定范围;第二个是居住类用地的规划,第三个是三县的发展方向。
首先,在市区的划定范围中,可以看到有“西至肥西县及南岗镇行政边界”这一条。
这也就意味着肥西的小庙镇、高新区的南岗镇都已经划入市区范围;结合居住用地分布图的话,这两处后期都有大量的居住用地出让。
所以高新区方兴大道以西的后期也会形成比较密集的住宅区,如保利柏林之春、皖新朗诗麓院此类的项目可以放心出手~
其次,我们看三县的发展方向。肥东为向西和向南发展,如同东方樾府、华盛大运城以及万科未来之光等项目后期将成市场市场抢手货。
肥西主要发展方向为向西北和向东南。融创玖樟台、城建御宾府、新华九龙首府等项目恰好在此方向上。
长丰主要发展方向为向南和向西拓展。弘阳时光里、新城北城紫郡、金大地翡翠公馆等项目也可以选择时机出手。
合肥总体城市规划不论是在人口还是在城市建设方面都具备一定的挑战,但从合肥近年来的发展来看,2020年基本可实现以上目标。
新春首场大型联动看房,2018年3月4日,365淘房免费看房团即将出发!
九区三县,多条线路同时出发,带你看蕞想要的家!
1、免费参与,随赠详尽可靠的合肥楼市地图!
2、美女房博士&区域楼市达人全程贴心服务、专业解答
关注“安徽楼市”回复以下关键词了解更多资讯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