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巢湖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新桥起飞

admin8个月前 (09-26)巢湖产业信息19

  寒冬时节,气温接近冰点,但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

  集成电路科技园、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新桥国际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合肥轨道交通S1号线……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园区,在一个个重大项目工地上,生产正忙,建设正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作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承载区域,合肥新桥科创示范区招大引强,依托龙头企业集聚优质产业项目,形成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产业投资超1000亿元,企业主体突破1300家;累计落地招商引资项目67个、总投资2844亿元,其中已投产36个、总投资1411亿元,筹建在建项目31个、总投资1433亿元。

  以“世界级”为目标,一片强大的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合肥的西北角拔节生长。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新桥科创示范区的芯物半导体项目工地,只见数十名工人紧张忙碌,在建的3栋大楼有1栋已拆除绿色安全网。“已经拆除安全网的是2号楼,进度蕞快,年底前就会完工。另外两栋分别是1号楼、3号楼,计划明年2月完工。”芯物半导体项目现场负责人沈球国告诉记者。

  芯物半导体项目主营产品为高分子化学过滤器,目标客户是集成电路产业晶圆制造龙头企业。“晶圆制造生产车间对洁净度要求很高,龙头企业对过滤器等耗材的需求量尤其大。”沈球国说,近年来,新桥科创示范区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潜在市场需求巨大,公司决定来新桥投资建厂,就近服务客户。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总占地面积约46亩,目前生产设备已经订购,待厂房完工后即可进场安装调试,预计2023年二季度可试产。

  集成电路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部分,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将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之一。新桥科创示范区将集成电路产业作为重点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大引强、龙头带动,吸引一批优质企业集聚发展。

  距离芯物半导体不到1公里,便是新桥集成电路科技园。这片占地面积172亩的园区,重点围绕晶圆制造龙头企业,引进芯片研发设计、封装测试、装备材料及第三方服务项目,打造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体系。园区企业开悦半导体,主营业务是为集成电路制造厂商提供光刻用设备、工艺以及设备保养、维修等服务。“我们的主要产品是涂胶显影机。过去从海外进口二手的涂胶显影机,进行改造翻新后出售,现在已经有了自主研发制造的能力。”开悦半导体副总经理周晓君在带领记者参观生产车间时说。

  涂胶显影机是芯片制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目前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厂商所用的大部分是进口产品,国产替代需求强劲。从再制造到自主创新,开悦半导体首台自主研制的涂胶显影机已于今年8月底出机并交付客户。11月16日至18日,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合肥举行。开悦半导体的产品在博览会上展出,受到众多客商关注。“我们将继续加强自主研发,努力制造更高技术水平的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半导体供应链安全保驾护航。”周晓君说。

  “现在入驻新桥集成电路科技园的企业已有20多家。”新桥科创示范区建设指挥部经贸招商部工作人员解晓波告诉记者,新桥集成电路科技园引进了以开悦半导体、北方华创、万维克林为代表的半导体装备项目,以鑫丰科技为代表的半导体封测项目,以合盟精密、三越真空为代表的半导体零部件及材料项目,以奇川科技、华海清科为代表的半导体配套服务项目。今年1月至9月,新桥集成电路科技园规上企业创造产值约3.69亿元。

  在新桥集成电路科技园的对面,便是国内半导体封测领域头部企业沛顿存储的厂区。沛顿存储新桥项目主营存储芯片封装测试,总投资约100亿元,于2021年3月启动建设,当年12月正式投产,创造了百亿元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惊人速度。“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协同聚集效应明显。投资合肥,靠近客户、方便出货,更能借助产业生态优势实现更大发展。”合肥沛顿负责人说。

  半导体材料处于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上游,是产业发展的基石。作为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重要载体,合肥经开化工园也位于新桥科创示范区内。这片规划面积 1.9 平方公里、全省首批认定的合规化工园区,将围绕晶圆制造龙头企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所需的电子化学品行业,并适度拓展相关电子信息材料产业,结合园区空间布局,分为近期和远期两期建设。“近期,重点发展以光刻胶、电子特气、超净高纯试剂、CMP材料、电子封装材料为重点的电子信息材料产业。招商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合肥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

  浪起微澜,“芯”火燎原。截至目前,新桥科创示范区累计落户集成电路项目33个,总投资1903.6亿元。其中,已建成20个,总投资1067.2亿元;在建、筹建项目13个,总投资836.4亿元。随着众多集成电路产业优质项目相继入驻,一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装备一体化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持续壮大。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蓬勃兴起

  厂区内,开阔的停车场上,各种颜色的新车一排排整齐停放;厂区外,大货车“轰隆隆”驶过,满载着刚出厂的新车。11月30日下午,记者来到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蔚来工厂外,正在崛起的汽车制造基地气息扑面而来。

  这座9月底正式投产的新工厂,目前生产智能电动中型轿跑ET5,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ET5是蔚来基于NT2.0平台打造的新车型,具有“爆款”潜质,蔚来对该车型的市场表现充满期待。今年8月在成都车展上,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曾表示,ET5的销量将在1年内超越宝马3系。要实现这个目标,新工厂在投产后尽快完成产能爬坡十分关键。

  12月1日,蔚来公布了11月交付数据。当月,蔚来汽车交付 14178 辆,创下单月交付量新高,同比增长30.3%。今年1月至11月,蔚来共交付新车106671辆,这是蔚来年度交付首次超过10万辆。蔚来NT2.0平台3款新车型ET7、ES7和 ET5在11月交付量合计突破1万辆,达11072辆。这意味着蔚来NT2.0平台的新车型正在接棒,其中,ES7交付4897辆,ET7交付3207辆,ET5交付2968辆。从ET5交付数据看,较10月增加近2000辆,表明蔚来F2工厂产能已有明显改善。

  交付能力的提升,不仅关乎这家定位于高端品牌的造车新势力能否进一步开疆拓土,也关乎合肥市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的整体布局。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是我省重点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合肥市“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布局的重要部分。围绕“新能源汽车之都”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合肥市正努力打造“三基地六园区”的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整车产能突破300万辆,培育百亿级企业10家,实现产值和产量跃居全国头部方阵;布局完整、结构合理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动力电池年产能超过300GWh,驱动电机系统年产能超过300万套。“三基地”即下塘、新桥、新港三大百万辆、千亿级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六园区”即合肥高新区、包河区、新站高新区、庐江县、肥东县和巢湖市六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集聚发展园区。

  汽车是整车龙头带动效应显著的产业,合肥市致力打造的“三基地”中,新港基地以大众安徽为龙头,下塘基地以比亚迪合肥基地为龙头,新桥基地则以蔚来为龙头。根据规划,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将打造具备完整产业链的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1.3平方公里,包括智能制造区、研发生活社区及生态文化区三个区域,预计年产值5000亿元。

  在蔚来整车制造基地带动下,已有多家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落户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我们围绕蔚来工厂布局建设了供应商园区,一期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由区属国有企业建设并租赁给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使用,已落户安道拓座椅、李尔座椅、延锋彼欧外饰件、延锋内饰件装配、海川车轮分装等项目。”新桥科创示范区建设指挥部经贸招商部部长刘剑辉告诉记者。

  产业链企业集聚发展,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了成本。在蔚来厂区外,可以看到空中连廊跨越道路,将蔚来F2工厂与零部件工厂连接在一起。汽车座椅供应商安道拓生产的座椅,通过空中连廊直接吊装进蔚来整车工厂。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经常提及,由于合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蔚来在合肥生产,平均每辆车的综合物流成本可以节约四五千元。随着核心零部件供应商集聚新桥,蔚来对于生产管理将更有底气。

  快马加鞭,“汽”势正盛。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有志于“逐鹿”这一超级赛道的地区和企业都在持续“加码”。刘剑辉介绍,新桥科创示范区将继续依托整车龙头的吸引带动作用,围绕电池、电驱、电控等关键环节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打造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

  九万里风鹏正举。距离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不远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正在施工。11月30日下午,记者来到工地前,只见现场来往货车不断,作业的工程器械发出阵阵轰鸣,远处不时有飞机起落。据悉,项目完工后,将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5万吨、飞机起降30.5万架次的发展需求,为建设“翅膀上的安徽”提供坚实支撑。

  新桥机场向东,沿花莲路一直驾车,经过正在施工的地铁S1号线和合肥六中新桥校区地块,一个个正在建设的住宅和商业街区平地而起,一砖一瓦间勾勒出区域蓬勃发展的筋骨,一个产城融合的“新桥样本”正悄然呈现。

  从“一张白纸”到“平地立城”,从阡陌小道到通衢枢纽,新桥科创示范区的产城融合,不仅有“产”的集聚提质,更有“城”的优化升级。

  自2013年以来,新桥科创示范区累计投入280亿元,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设施建设;累计开发建设面积9.3平方公里,市政基础设施覆盖约23平方公里;已建成中小学4所、卫生院2个。此外,该示范区还整体打造了9.2平方公里的新桥国际小镇,涵盖住宅、酒店、办公、康养、文旅等业态。

  尽管已是冬天,新桥国际小镇附近依旧一片绿意葱茏,宝教寺湖上碧波荡漾,还有专业运动员驾着皮划艇在水面上劈波逐浪。未来,这里还将打造亲水栈道、阳光湖岸、林阴大道和立体绿廊,所有的产业空间、商务办公、文化娱乐和休闲生活空间,都将被蜿蜒的水道、流动的清波串联环绕。

  “你看,我们这里的道路上雨水排口是不是特别少?因为都隐藏在路边的绿化带里。”新桥科创示范区建设指挥部综合部工作人员姜经梅告诉记者,新桥国际小镇紧扣“水”主题,按照“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和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规划,构建全新的整体城市水系统,打造蓝绿交织、水城共生的国际化生态宜居空港新城。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新桥科创示范区除了淠河总干渠、瓦东干渠、滁河干渠三条主要的干渠流过,还有宝教寺湖和焦湖等水库,水系发达,海绵城市的全域性布局,也让绿色生态“流淌”进城市肌理中。

  “在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之外,国际小镇区域还额外敷设了清洁雨水管网。经过土壤、砂石的自然净化及生态滤池处理的清洁雨水,通过清洁雨水管网流入湖中,有效保护了湖体的洁净水质。”新桥科创示范区规划建设部工作人员黄俊解释,按照海绵城市理念打造的道路,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具有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功能,既能在小雨时让初期雨水不直接流入水体,还能在暴雨时缓释雨水,避免内涝发生,助力保障区域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

  此外,新桥科创示范区还建成中水利用系统,结合道路、公园、绿廊建成点、线、面的城市海绵体系,在全面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实施源头控制,保持水体健康稳定生态状态,重点实施国际小镇两湖修复及上游绿带建设。

  “安居”与“乐业”齐步,人们才能同时拥有生产、生态和生活,实现真正的产城融合。对于新桥国际小镇来说,除了丰富的水系和景观系统,在焦湖与宝教寺湖连接处的中央水岸,也将小镇划分为南北不同面貌。北岸注重人居生活,如国际会议中心、演艺中心、综合性商业中心、主题公园等。南岸则偏重产业与科技,如智谷科技体验馆、创客空间、研修基地、产业办公孵化空间、组团化办公空间等科创空间。此外,中央水岸本身也呈现为一座城市会客厅,让产城融合面貌更加清晰、美丽。

  产业兴城,以城聚产。依托机场,新桥科创示范区建设区域航空枢纽与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等开放平台;依托平台,这里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依托产业,这里建成了吸引人才集聚、生态优美的国际小镇。新桥科创示范区更大的目标在于汇合科技、产业和文化,实现跨界融合和功能交互,成为理想与创想并具的产城融合样本。(本报记者 汪国梁 本报见习记者 许昊杰)

  扫码参加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答题活动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产业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产业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近日,走进东阿县牛角店镇小微产业园的一处加工车间,里面干净整洁,各道工序生产线快速运转,工人们在流水线上按各自分工井然有序地进行宠物食品制作、烘干、称重、包装……   该公司为上市公司乖宝宠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山东海创工贸有限公司东阿分公司,已于9月1日正式投产运营,是牛角店镇乡村振兴项目,也是招商引资重点项目。自项目投产运营以来,已招收附近工人300余个,有...

农舍点靓乡村产业赋能振兴——庐江县探索“农舍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农舍点靓乡村产业赋能振兴——庐江县探索“农舍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近年来,庐江县坚持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优先位置,探索将“农舍经济”作为农村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切入口,积极招引企业下乡、乡贤回乡,“长藤结瓜”式发展乡村农舍,让“农房变客房、创意变生意、农品变商品”,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营、企业参与、群众收益”的“农舍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之路。2023年3月5日,全国首场以“农舍经济”为主题的发展大会在合肥市庐江县成功举办,行业专家、媒体大咖围绕“...

前瞻产业园区周报第2期:商务部明确稳外资五大重点方向总投资400亿阿里项目在金山开工

前瞻产业园区周报第2期:商务部明确稳外资五大重点方向总投资400亿阿里项目在金山开工

  工信部:将在国家层面大力扶持芯片产业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称,总体来看,芯片产业发展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打造芯片产业链,使它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为中国的信息化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也为全球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中国政府在国家层面上将给予大力扶持,共同营造一个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

在困局中突围

在困局中突围

  提起南丰,蕞让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南丰蜜橘。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单一品种种植规模和产量均为世界之蕞,出口量和出口国家数量全国居首;品牌价值51.14亿元……这一只小小的橘子,不仅让当地人引以为豪,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颇具知名度。   然而,随着全国柑橘种植面积、产量持续增长,品种不断丰富,熟期不断拉长,南丰蜜橘受到严...

安徽五河经济开发区

安徽五河经济开发区

  五河县经济开发区是于2006年由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下辖城南工业区和头铺工业区(筹)两个工业区。五河县经济开发区位于徐明高速和306省道交汇处,徐明高速在经济开发区留有出入口,毗邻淮河、怀洪新河黄金水道,力源码头距开发区仅25公里,山水码头距开发区仅2公里,距蚌埠火车站、高铁站仅1小时路程,距合肥机场、南京机场、徐州机场仅2个半小时车程,交通便捷。五河经济开发区按照高标...

安徽宿州:“引力场”背后的招商新局

安徽宿州:“引力场”背后的招商新局

  作为农业大市,考验宿州的不只是“招商”,更有项目的快速投产。   2023年头部季度,宿州市交出一份成色十足的成绩单:一季度全市重大项目集中签约项目16个,总投资413.26亿元,其中投资规模50亿元以上项目4个,百亿元项目2个,实现首季“开门红”。   同时,1—4月份宿州全市还实现利用亿元以上省外资金项目149个,投资额246亿元,同比增长1...

安徽庐江:“水稻+”绿色水稻生态产业化

安徽庐江:“水稻+”绿色水稻生态产业化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重点打造以“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和“稻田生态综合种养”为主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稳步推进全县优质水稻生态产业化进程。全县共建成30多个以专用品牌粮食生产为主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15个以稻田生态综合种养为主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图为5...

安徽庐江:合庐产业新城三大产业渐入佳境

安徽庐江:合庐产业新城三大产业渐入佳境

  近日,在合庐产业新城的建设工地上,车来人往,机器轰鸣,处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总投资75亿元的光势能光伏项目一期工程建筑面积42774平方米的电池厂房、27916平方米的组件厂房已经封顶,正在进行风管安装,不日生产设备将进厂;总投资25亿元的爱宠生物项目建设工地上,3栋厂房主体已封顶,乳黄色的外立面已完工,正紧锣密鼓进行地面和附属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