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巢湖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安徽庐江:“水稻+”绿色水稻生态产业化

admin7个月前 (09-26)巢湖产业信息1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重点打造以“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和“稻田生态综合种养”为主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稳步推进全县优质水稻生态产业化进程。全县共建成30多个以专用品牌粮食生产为主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15个以稻田生态综合种养为主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图为5月10日,庐江县白湖镇省级农业示范区绿色稻米生产基地的农田里,农民们正在给培育的单季稻秧苗覆盖农膜。左学长摄/光明图片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农舍经济“点石成金”庐江开创乡村振兴新模式

农舍经济“点石成金”庐江开创乡村振兴新模式

  3月5日,全国首场以“农舍经济”为主题的发展大会在合肥庐江成功举办。大会以“农舍点靓乡村,产业赋能振兴”为主题,正式发布庐江民宿公用品牌“有庐乡宿”,国家和省内外行业专家、媒体大咖围绕庐江县“农舍经济”模式、发展方向展开探讨研究。   庐江“农舍经济”发展大会现场(央广网发 庐江县供图)   近年来,庐江县积极贯彻落实“农旅富...

在困局中突围

在困局中突围

  提起南丰,蕞让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南丰蜜橘。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单一品种种植规模和产量均为世界之蕞,出口量和出口国家数量全国居首;品牌价值51.14亿元……这一只小小的橘子,不仅让当地人引以为豪,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颇具知名度。   然而,随着全国柑橘种植面积、产量持续增长,品种不断丰富,熟期不断拉长,南丰蜜橘受到严...

巢湖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巢湖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安徽省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招标信息   巢湖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招标信息   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共有3704条相关信息   公开询比价公告 项目编号:POWERCHINA-***-*** 一、公开询比价条件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设备物资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人”)以公开询比价方式采购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庐江:全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庐江:全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庐江县委县政府把茶叶作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持续开展茶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全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庐江茶产业历久弥新、香飘省内外。   庐江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也是安徽茶的发源地之一。10多年来,庐江县大力扶持茶叶产业发展,将茶产业确定为庐江县农业产业化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并注意名优品牌建设。庐江县“白云春毫”茶叶公共品牌先后荣获省...

推动工业振兴促进产业崛起

推动工业振兴促进产业崛起

  北海铁山港(临海)工业区。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供图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港口。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供图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的关键。2月20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推进工业振兴大会,动员全区上下主动打好工业振兴这场攻坚硬仗,奋力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跑出工业加速度。...

改革开放40年细数庐江农业发展迎来了大好春天

改革开放40年细数庐江农业发展迎来了大好春天

  原标题:改革开放40年,细数庐江农业发展,迎来了大好春天   庐江,位于省会合肥市南部约70公里,北临巢湖,南近“黄金水道”长江,属于沿江开发开放经济区。全县辖17个镇、231个村及社区,幅员23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2万亩,人口117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庐江大地,庐江人民高举改革发展旗帜,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

新征程·江淮行丨安徽宿州:“引力场”背后的招商新局

新征程·江淮行丨安徽宿州:“引力场”背后的招商新局

  作为农业大市,考验宿州的不只是“招商”,更有项目的快速投产。   今年头部季度,宿州市交出一份成色十足的成绩单:一季度全市重大项目集中签约项目16个,总投资413.26亿元,其中投资规模50亿元以上项目4个,百亿元项目2个,实现首季“开门红”。   同时,1-4月份宿州全市还实现利用亿元以上省外资金项目149个,投资额246亿元,同比增长13.3...

新桥起飞

新桥起飞

  寒冬时节,气温接近冰点,但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   集成电路科技园、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新桥国际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合肥轨道交通S1号线……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园区,在一个个重大项目工地上,生产正忙,建设正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