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巢湖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庐江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admin6个月前 (09-26)巢湖产业信息12

  庐江县绿华农副产品购销协会;法定代表人:张遵 琦。

  亿元,其中,基建投资8000万元。

  项目选址安徽省庐江县庐城镇。拟选址在合铜路与文昌路交汇处。该地临近合铜高速道口,交通尤为便捷,地势区位较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强,便于货物调运和物流运输,便于引进各地客商来庐投资经营,方便县内农业产业经营户就近供货,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庐江知名度和县域影响力,具有区位适当和交通便利的基础优势,适宜建造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项目基本概况庐江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身的市场通道和载体,具有集货、贸易、信息、价格形成和结算等多重功能。市场总面积

  亩,功能区域规划为农副产品批发30亩、水产品10亩、畜产品10亩、鲜蛋10亩、干货和调味品10亩、农副产品储备冻鲜20亩。

  项目建设规划按规划分布,区域内设农副产品批发占地

  亩,水产品购销占地10亩,畜产品供销占地10亩、鲜蛋经营占地10亩、干货和调味品经营占地10亩、农副产品冻鲜储备设施20亩。市场内外均为门面用房,内设销售大厅、门面用房和办公场所,主营新鲜肉类、果蔬、禽蛋和各类干货等农副产品的批发和销售,兼营农资、农技、糖烟酒、日用百货并服务性用房,形成销售中心。市场内设

  个钢构大棚,便于县内农业产业经营区中间绿色通道和内循环通道交融。协会、党支部、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体系规划为市场服务中心、农副产品购销信息中心,将市场建设成为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农副产品研发中心。

  建设资金筹备根据市场使用面积和建设规模,该项目建设性和服务性投资共计

  亿元。资金来源:投资人自筹资金6000万元;政府财政划拨土畜资金3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招商引资融资5000万元。第二部分市场研究

  区域背景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推进,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农业综合开发效果显著,农产品区域布局日渐凸显,主导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种养殖业品种不断优化,动植物农产品产量不断提升,产业经营户的综合效益日益明显。

  县域概况我县县域经济日益增强,经济社会日趋发达,全社会经济总量不断提升。庐江县地处皖中,北濒巢湖,南近长江,西依大别山脉,紧邻省会合肥,辖

  个镇,面积2348平方公里,人口117.94万,庐城城区人口23万。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3.3亿元,财政收入10.03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1.32亿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8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37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1.3亿元。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市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后劲。

  产业资源性优势全县三次产业资源丰厚,结构性调整日显雏形,以农业为主导的三产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庐江县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耕地95万亩,山场47万亩,水域34万亩;总人口118万,其中农业人口105万。庐江自古有鱼米之乡美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粮油生产百强县,全省茶叶生产、家禽生猪饲养、水产养殖重点县。近年来,县委政府充分发挥交通区位、山水旅游、生态景观、佛教文化、文物古迹以及人力、矿藏等各类资源优势,积极实施东进北迎、双向融入,争当主角、甘当配角,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合肥经济圈,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59户,实现总产值72.04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0户。矿业(采掘)、化工、机械汽配五金、磁电、新型建材、纺织服装、农副产品(食品)、渔网加工等八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庐南重化、汽车零部件、磁性材料三大产业基地已成雏形。

  1)围绕资源性产业开发,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县初步形成了粮油、茶叶、水产、家禽、苗木花卉、果蔬等七大农业主导产业。成功举办了多届名优农产品展销会、早籼米展示展销会、同大葡萄文化旅游节和汤池茶文化节。双福粮油、海神黄酒和酱油、万乐大米、宝祥食品、同鑫水产等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良好。2009年,启动了全省六个之一、总投入达5.13亿元的安徽财政郭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

  2)围绕名优品牌产品,龙头企业陆续增加。近年来,通过农业产业化品牌战略的有效实施,全县培育了100余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原巢湖市级龙头企业l3家。同时开发出一大批名优品牌。全县已先后培育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品牌14个,省、市级名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15个。

  3)围绕产业化经营,名优农产品大量涌现。近年来,我县生产基地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商品量随之提高。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县优质蔬菜商品量6万吨,优质粮20万吨,优质油3万吨,茶叶14万公斤,水产品3.5万吨,家禽1000万只。省和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64家,组建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76个,41个农产品获三品认证,11个品牌被评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4个农产品获省著名商标,2个农产品获省博览会金奖。

  4)围绕组织保障,市场销售渠道日益畅通。庐江县是农业大县,现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百余家,其中名优农产品生产企业近30家,生产万乐大米、圣运面条、金坝芹芽、柳风荸荠、海神黄酒等名优农产品40多个,名优农产品销售市场遍布全县各地,通过订单生产联结农产22万户,农产品产销经纪人6500余人,要求建立一个代表各方利益的中介组织,为名优农产品联销协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副产品现状庐江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润气候型,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

  .6千卡/Cm2,日照总时数为2270.2小时,年平均气温15.9℃,无霜期238天,年平均降水1157.6mm,光、温、水、热分布配合协调。得天独厚的气温环境为庐江发展大农业奠定了良好的生产环境。庐江盛产粮油、畜禽、水产、蔬菜、茶叶等农副产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64.4万吨,油料总产4万吨,蔬菜播种面积18.6万亩,生猪饲养量51.2万头,家禽饲养量2082万只,水产品4.1万余吨。农业总产值31.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724元。

  区域设施条件庐江县位于皖江经济带,合九铁路

  合肥一九江)、沪蓉高速公路(上海一成都)、京福高速公路(北京一福州)、合黄杭高速公路、合铜高等级公路纵贯南北,皖西至南京、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的通道——军二公路和庐巢公路横穿东西,水路以江淮运河为主线,南入长江,北进巢湖。庐江境内建有

  万伏变电所1座,11万伏变电所3座,3.5万伏变电所19座,均由华东电网供电。全县开通了14万门程控电话,实现村村通电线;通信覆盖全县;县自来水厂供水能力为5万吨/日。庐城建成区面积1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多人。

  现行政策优势随着市场农业的不断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年、2005年、2010年,中共中央三次陆续以1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加强三农工作的政策措施,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成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我县多年来。针对农业产业结构和综合开发工作,在培育壮大农业产业、解决三农问题上,也陆续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和发展战略,特别是,针对农副产品的卖难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调研论证和战略谋划。因此,本市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农业发展政策。

  农业产业发展环境庐江县是以粮油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也是资源大县,常年稻谷总产

  万吨,年提供商品粮20万吨,粮商品率40%以上,是国家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县和安徽省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县;除粮油主导产业外,水生蔬菜、水禽、水产等农业特色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先后培育出一大批名优农产品品牌,这些品牌的销售市场遍布全国各地。因此建立名优农产品联销协会,可以通过名优农产品联销,打造我县名优农产品整体优势,节约产品推介成本,拓宽销售市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第三部分项目研究

  县域农副产品市场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1)我县农副产品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产业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一是发展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县城和重点集镇,而一些主导农产品生产基地,尚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二是结构不合理。如我县的水产品、水生蔬菜、优质粮油等生产规模较大、竟争优势较强的农产品,尚没有建立相应专业市场。三是市场规模不大。辐射和带动功能较弱。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除小乔综合批发市场的规模较大外,其余几个批发市场的规模均较小。四是交易设施简陋、配套服务落后。交易方式落后、交易设施简陋是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产地市场更为突出。由于投资少、效益低,目前大多数产地市场仍是露天市场,有的甚至地面都没有全部硬化。市场配套设施更不完备。五是个别市场重建轻管,由于运营机制不活等原因,造成有场无市、资源闲置。

  2)建设功能齐全辐射面广的批发市场势在必然。众所周知,全国产业流通业较为发达的省市县级,其共同的特点和优势就是,批发市场数量多、规格全、规模大,市场建设品位高、模式新、管理好,农产品物流业繁荣发达。例如,武汉市场批发南北货源,徐州市场批发全国货源,合肥市场也是如此。因而,庐江建有百亩面积的大规模批发市场,势在必行。通过30多年来的摸索和累积,绿华购销协会掌握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建立了完备的经纪人队伍,全国农副产品购销资源更加丰富,产销渠道尤为畅通,客户供求关系牢固可靠,物流信息丰富。

  购销协会。庐江县绿华农副产品购销协会作为市场的组织和管理部门,将为市场管理提供充足可靠的人力组织保障。为加强我县名优农产品产销对接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年3月,我县成立了庐江县名优农产品联销协会,首批会员86人,联结省、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26家,协会成立两年来,通过信息共享、产品联销、互利互惠等机制的有效运作,大大地促进了名优农产品的市场开拓和销售,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协会功能通过发展壮大协会,组织会员单位和会员个人发挥自身优势,为农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行产品联销,拓宽销售市场,促进名优农产品产销衔接,对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协会的联结作用,建立起资源共享、生产互助、利益共有、风险同担的运行机制,依托一定的产业链条把农副产品组织起来、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经营,建立相对稳定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实行安全可靠的标准化农业生产,可以有效地提高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年至2005年,该协会分别组织庐江名优农产品联销总额43440万元,联销企业共创利税6156万元,从未收取任何会员费,体现协会组织的公益性和无偿性,彰显了全力支持农业经济、全心服务三农、实现互惠双赢的服务理念。协会办公地点设在县农委,技术力量较强,人才充足,有利于做好协调联络工作。协会建立了专门帐户,实行自收自支,独立运营的管理方式。

  购销功能围绕我县优质水稻、水产、水禽和水生蔬菜等四水产业的发展,以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为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兴建中心市场,完善产地专业市场和农贸初级市场的要求,调整布局结构,优化交易环境,提高运行质量,构筑我县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以活跃我县农产品流通和贸易,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其功效将会凸显:一是可以丰富城乡居民的菜蓝子;二是可以促进我县农副产品的贸易流通,为地产品打入全国市场提供平台和通道;三是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三户农民得实惠;四是可以推进本地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

  项目概况批发市场是庐江县唯一一家以经营各类蔬菜、家禽、水产、土特产及调味品等农副产品的综合批发市场。占地面积

  万平米,建筑面积1.4万平米。总资产1600万元,建有综合大楼、果蔬交易大厅、粮油副产品交易大厅、信息网络服务大厅和仓库房、餐饮住宿部、停车场以及冷藏、保鲜、电子商务、农残检测等配套设施。主要经营蔬菜、粮油、畜禽、水产品、干鲜果品、调味品、豆制品等,上市交易的农产品品种100多个,商户220多家,年交易量约10万吨,年商品交易额1.5亿元。该批发市场在经营中立足本县农产区及周边县市农产品基地资源,大力开拓农产品外埠市场,产品辐射无为、枞阳、巢湖、安庆、铜陵、六安、舒城等周边城市的大中型批发市场。建立从生产基地到批发市场,到连锁超市的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链条。

  作用建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使其成为带动全县、辐射全市、影响全省的农产品批发中心。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将充分合理利用基地和现有市场资源设施,进行必要的培育和完善,发挥其在本地的农产品交易、储运、信息、检测、服务等方面功能,引导带动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县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新型服务业的朝阳产业,是连接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市场消费群体的通道和桥梁。

  多年的实践证明,批发市场的内外购销和物流供给,在商贸流通业中发挥着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带动了县城经济又好又快全面发展,调动了三农三户(即:购销户、种植户、养殖户)大力发展农业和农副产品产业的积极性,实现了三农三户三位一休循环经济发挥的整体模式,充分发挥了购销业的购与销的四重功效。

  1)发挥购进来功能。为了繁荣市场、搞活经济、平抑物价、惠及民生,每年可以从全国各地购进逾千个品种、2亿多吨农副产品,坚持24小时服务,昼夜批发经营,同时,力争把全国各地新鲜农副产品送到百姓餐桌上,服务千家万户餐桌子,丰富百姓的菜蓝子,改善现代人们生活方式,满足广大市民的生产生活消费需求,切实解决卖难买难问题。

  2)发挥销出去功能。市场每年可以把县域地产逾百个品种(不包括粮食)、1亿多吨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使农业和农副产品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有效促进县域经济,进一步调动 三户发展三农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农副产品购销事业,县域农业和农副产品可以实现又好又快全面发展,呈现出货丰物阜、供销两旺的良性发展势头,因此,当务之急是建设好县级公益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3)发挥产销对接功能。实现配货购销,搞活贸易物流,保证农副产品品种多、质量好,价格便宜。利用全国农副产品资源,直接到庐江市场批发后,他们的空车可把我县地产农副品带走,实现产销两旺,互利互赢,每年减少运费达2亿多元,同时,给餐饮、食宿等三产服务业创利可达1亿元。

  4)发挥功能需求功能。如果批发市场小、硬件设施差,外地客商少,市场的发展空间将会萎缩,自身发展将无从谈起,从而,不利于市场建设和本地供销,不利于惠民利民。例如:庐江市场原来每年从洪湖购进鲜鱼6千多万斤,因无处批发,在庐巢路批发被县城市管理部门每次罚款3000元,后来他们不干了,鱼价马上涨起来,制约着经济发展。

  5)发挥反季节性购销功能。根据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经验,批发市场内必须要建设农副产品反季节冻库储备,确保外购地产鲜活农产品应急储存,确保反季节产品保质保价,同时每年两节和自然灾害应急供应。批发市场所有门面都能发挥各自信息化、网络化购销作用,所有商品应有尽有,形成农副产品购销中心和集散地,年创利预计可达2亿元。

  组织保障市场将加强体制和机制建设,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作用。庐江县绿华农副产品购销协会党支部、绿华农副产品购销协会,将充分发挥批发市场的分会作用,加强领导、组织学习、提高服务水平,买全国、卖全国,把县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成政府放心,人民满意市场,力争集中市省和全国县级市场货物商品,确保数量多、品种全、质量好、价格低、惠及菜蓝子。绿华农副产品购销协会,属公益性,非营利,公共社会服务单位,至今没有办公服务所场,其中

  亩面积能解决一条龙办公服务场所,有利于加强领导和管理。

  经济社会效益目标批发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据预测,可能带来如下效益:一是能够平抑物价,惠及民生效益

  亿元;二是全国各地农副产品产区链接运费1亿元;三是推动农副产品产业、购销业、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加工、制造、开发产业发展5亿元;四是带动第三产业餐饮、住宿的各行各业的发展1亿元,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创造经济效益9亿元,到十三五期间翻一番,社会效益更是无价之宝。

  生态环保众所周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农副产品的集聚中心和原发地,应成为全县各农贸市场的领头雁和汇集地,成为市容、环保、卫生、生态垃圾处理的规范标杆和示范样板。

  投资渠道保证市场建设主体为庐江县绿化农副产品购销协会;

  名会员和1200多名从业人员自愿投资入股建设;招商引资,招商对象为县内和省内外,尤其农副产品生产区和开发区,示范区。第四部分 结论

  综上所述,开发建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我县具备充分的市场资源和产业优势,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开发、促进三农经济、繁荣贸易物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供了远大长足的发展方向,是融入省会经济圈、融入经济长三角、融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愿景目标。

  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对于搞活农副产品流通贸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求。因而,有效建设功能完善、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市场体系,通过企业连市场、市场带基地,加强农产品的产销衔接,搞活农产品的流通和贸易,可以有效促进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快速发展。

  县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可以有效发掘我县名优农产品的整体优势,提升农贸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产业兴旺、农村繁荣。建设批发市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彰显了县委政府惠民利民政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云南祥云:优化园区环境

云南祥云:优化园区环境

  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大理祥云建成“百万人口规模、千亿经济总量”区域产业中心城市和大理州委、州政府明确祥云为“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服务国际陆港、产城融合新型城市”的发展定位,祥云县积极融入大理州“双核五组团”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园区环境和产业布局,推动工业强县“加速跑”。近10年来,园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05.55亿元增至2021年的172.36亿元,年均增长6.33%,为...

亳州利辛县:果蔬大棚“钱”景来

亳州利辛县:果蔬大棚“钱”景来

  隆冬已至,此时,皖北的乡间早已笼罩在浓浓的寒意之中。而在利辛县的果蔬种植基地里,一座座大棚里正散发着勃勃生机。   利辛县曾是典型的国家级贫困县。但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大棚蔬果种植,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推进连片规模化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特色产业之一。   近年来,安徽...

凉山州喜德县“乡村振兴20”:荒地变“车间”农民“打卡”种地

凉山州喜德县“乡村振兴20”:荒地变“车间”农民“打卡”种地

  村民在标准化苹果产业园内除草。(何川 摄)   央视网消息(记者 何川):荒地变“车间”,农民也能“打卡”种地。4月27日上午11点,喜德县两河口镇瓦尔西总村梯田间苹果园内,10多位村民正在给苹果树苗除草。20岁出头的吉木阿敏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自豪地说:“这里原来是我们的荒地,现在是我们上班的车间。”   喜德县总面积2206平方公里,总人口22...

安徽临泉:项目集聚产业兴

安徽临泉:项目集聚产业兴

  央广网阜阳6月16日消息(记者张宣剑 通讯员赵怀勇)工人紧张忙碌,推土机来回穿梭,不时传来挖掘机的轰鸣声……炎炎夏日,安徽省临泉县碧根果食品产业园项目工地上一派火热的施工场景。   “建成后,该项目将拥有原料脱壳分选及包装、健康能量棒加工、蛋白粉加工、等8条生产线万吨。”临泉碧根果食品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方锦说。   该项目是临泉...

安徽五河经济开发区

安徽五河经济开发区

  五河县经济开发区是于2006年由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下辖城南工业区和头铺工业区(筹)两个工业区。五河县经济开发区位于徐明高速和306省道交汇处,徐明高速在经济开发区留有出入口,毗邻淮河、怀洪新河黄金水道,力源码头距开发区仅25公里,山水码头距开发区仅2公里,距蚌埠火车站、高铁站仅1小时路程,距合肥机场、南京机场、徐州机场仅2个半小时车程,交通便捷。五河经济开发区按照高标...

安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报告(安徽省绿色产业)

安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报告(安徽省绿色产业)

  1、(1)竞争分析:目前北京市场上蔬菜、水果等食品类超市逐渐兴起,但是专门从事经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却是屈指可数,其中做得比较好的是北京生态园商业连锁有限公司。   2、绿色食品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就业率。同时,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将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增长点。   3、不同需要,市场调查的目标有...

安徽:补齐长三角“短中之短”加速推动皖北振兴

安徽:补齐长三角“短中之短”加速推动皖北振兴

  安徽:补齐长三角“短中之短”,加速推动皖北振兴2023-08-03 18:50:09   轻轻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流淌而出。   “以前我们祖祖辈辈喝压水井里的水,水质不好,现在和城里人一样喝上了自来水!”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包集镇余庙村,村民王宇边做午饭边高兴地说。   王宇家的水,源于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包集镇小集水厂。这家...

巢湖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巢湖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安徽省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招标信息   巢湖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招标信息   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共有3704条相关信息   公开询比价公告 项目编号:POWERCHINA-***-*** 一、公开询比价条件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设备物资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人”)以公开询比价方式采购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