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巢湖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创新驱动产业集聚助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admin3个月前 (02-20)巢湖产业信息18

  在湖南湘潭天易经开区的热土上,一场关于产业模式创新的变革正在悄然上演。近年来,面对体制机制改革、高质量发展转型等多重挑战,天易经开区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开发建设运营+园区服务”的新模式,创新性推出了柏屹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效破解了资金难题,更实现了降本增效、优化服务管理、促进产业集聚的显著成效,为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柏屹模式”应运而生,开创产业发展新篇章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湘潭柏屹产业园项目是天易经开区引进,由湖南柏屹创新园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50亿元,总用地1100亩,总建筑面积达60万平方米,涵盖了单层厂房、多层厂房、研发中心、总部大楼及配套用房等多个功能区。自项目启动以来,已完成了一、二、三期的开发建设,产业园以其完善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投产企业超过120家,带动了5000余人的就业,其中,达产区在2023年实现了20亿元的工业产值,完成了1.3亿元的税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一系列成就不仅彰显了项目的成功实施,更体现了其背后的创新模式——“柏屹模式”。“柏屹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全、省、活、高、优”的五大特点。“全”意味着全方位的服务,“省”则体现了成本控制的智慧,“活”保证了企业的灵活性,“高”彰显了建设效率和亩均效益,“优”则体现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双重优化上。通过联合招商和优质服务,“柏屹模式”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入驻,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

  科学定位与市场化运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定位决定方向,运营决定成败。“柏屹模式”的成功离不开科学定位和市场化运营的双重保障。天易经开区紧盯长株潭产业协同的发展机遇,结合园区“一主一特一先”的产业定位,精准发力。将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重点从南部片区调整到靠近株洲的东城区,规划建设了天易创新城,并计划用5至8年时间,完成100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物业的建设,聚集500家以上中小微企业,力争将天易创新城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中小企业集群。

  目前,天易轨道交通配套产业园已建成湘潭柏屹动力配件产业园和振洋轨道交通部件生产基地等项目,引进了九宇新材、旭控电气等风电设备材料和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企业12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正逐步发展成为轨道交通产业配套的专业园区。

  在市场化运营方面,天易经开区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五统一”管理原则,即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市场化运作,高效化服务”,天易经开区通过实行集中连片开发、统一建设和招商政策,柏屹产业园形成了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同时,天易经开区还支持柏屹公司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将整栋厂房合理分区、分割办证、分别出让给主企业和配套企业,进一步推动了中小企业的集聚发展。

  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改革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是改革的灵魂”。在柏屹产业园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天易经开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为了保障项目用地、盘活存量资产、减少财政投资,天易经开区大胆改革创新,将415亩商业用地变性为工业用地,并创新决策了“商转工”的做法。

  此举不仅盘活了存量土地资源,还实现了土地出让金、报建费、建安营业税等净收入1.5亿元,同时未来每年可新增财税收入不低于6000万元。天易经开区还通过实行项目建设专班管理、专人服务以及“联合预审”一会决策等制度,大大提高了项目建设效率和入园企业服务效率。

  绿色发展是未来的趋势。2024年5月,潭州新能源与湘潭柏屹自主创新园合作实施的30MW光伏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通过在园区内屋顶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实现绿色清洁能源的利用及供应。在有效降低园区能耗费用成本的同时,还为园区多家企业提供了坚实稳定的供电保障。

  该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建成后,运营期内可累计发电约6亿千瓦时,节约23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万吨,为企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绿色转型提供强力支撑。

  复制“柏屹模式”,打造产业集聚示范区

  展望未来,天易经开区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柏屹模式”,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一方面,推行“柏屹模式”,按照“两区一中心”(高端装备制造区、新材料产业区、综合服务中心)的规划,推动天易轨道交通配套产业园滚动开发,打造产业集聚示范区。

  另一方面,复制“柏屹模式”,加快天易食品医药产业园(佳海食品医药产业园)建设,以福熙食品等企业为龙头,带动一二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同时,天易经开区还在积极探索与央企国企、银行、社会资本等共建产业基金的方式,支持产业基金推进片区开发,破解片区开发建设资金难题。通过运用产业基金招商,引进头部企业、龙头企业入驻,进一步提升园区发展质效。

  创新引领未来,模式铸就辉煌。天易经开区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推动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为县域经济的繁荣贡献力量!(黄成)

  推动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为县域经济的繁荣贡献力量!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云南祥云:优化园区环境

云南祥云:优化园区环境

  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大理祥云建成“百万人口规模、千亿经济总量”区域产业中心城市和大理州委、州政府明确祥云为“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服务国际陆港、产城融合新型城市”的发展定位,祥云县积极融入大理州“双核五组团”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园区环境和产业布局,推动工业强县“加速跑”。近10年来,园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05.55亿元增至2021年的172.36亿元,年均增长6.33%,为...

人民建议丨网友建议出台具体措施支持皖北四大产业集群发展获回应

人民建议丨网友建议出台具体措施支持皖北四大产业集群发展获回应

  人民网合肥6月10日电(记者高飞跃)“皖北发展长期落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集聚和招商引资缺乏优势。”近日,有安徽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安徽省出台税收减免、土地指标等具体措施,支持皖北四大产业集群发展。   网友留言。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截图   针对网友的留言,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在回复中表示,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

农舍点靓乡村产业赋能振兴——庐江县探索“农舍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农舍点靓乡村产业赋能振兴——庐江县探索“农舍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近年来,庐江县坚持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优先位置,探索将“农舍经济”作为农村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切入口,积极招引企业下乡、乡贤回乡,“长藤结瓜”式发展乡村农舍,让“农房变客房、创意变生意、农品变商品”,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营、企业参与、群众收益”的“农舍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之路。2023年3月5日,全国首场以“农舍经济”为主题的发展大会在合肥市庐江县成功举办,行业专家、媒体大咖围绕“...

合肥明天集中拍卖19宗地总面积接近1900亩

合肥明天集中拍卖19宗地总面积接近1900亩

  原标题:合肥明天集中拍卖19宗地 总面积接近1900 亩   明天,合肥土地市场将迎来一场集中拍卖会,届时将有19 宗地计划入市,总面积接近1900亩。   这19 宗地大部分集中在县域,具体为:巢湖市5 宗、肥东县4 宗、长丰县2 宗、庐江县3 宗;此外,市区共有5 宗,分别为:滨湖区3宗、包河区1宗、政务区1宗。   市区地...

在困局中突围

在困局中突围

  提起南丰,蕞让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南丰蜜橘。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单一品种种植规模和产量均为世界之蕞,出口量和出口国家数量全国居首;品牌价值51.14亿元……这一只小小的橘子,不仅让当地人引以为豪,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颇具知名度。   然而,随着全国柑橘种植面积、产量持续增长,品种不断丰富,熟期不断拉长,南丰蜜橘受到严...

安徽庐江:合庐产业新城三大产业渐入佳境

安徽庐江:合庐产业新城三大产业渐入佳境

  近日,在合庐产业新城的建设工地上,车来人往,机器轰鸣,处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总投资75亿元的光势能光伏项目一期工程建筑面积42774平方米的电池厂房、27916平方米的组件厂房已经封顶,正在进行风管安装,不日生产设备将进厂;总投资25亿元的爱宠生物项目建设工地上,3栋厂房主体已封顶,乳黄色的外立面已完工,正紧锣密鼓进行地面和附属工程施工。...

安徽:补齐长三角“短中之短”加速推动皖北振兴

安徽:补齐长三角“短中之短”加速推动皖北振兴

  安徽:补齐长三角“短中之短”,加速推动皖北振兴2023-08-03 18:50:09   轻轻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流淌而出。   “以前我们祖祖辈辈喝压水井里的水,水质不好,现在和城里人一样喝上了自来水!”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包集镇余庙村,村民王宇边做午饭边高兴地说。   王宇家的水,源于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包集镇小集水厂。这家...

庐江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庐江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庐江县绿华农副产品购销协会;法定代表人:张遵 琦。   亿元,其中,基建投资8000万元。   项目选址安徽省庐江县庐城镇。拟选址在合铜路与文昌路交汇处。该地临近合铜高速道口,交通尤为便捷,地势区位较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强,便于货物调运和物流运输,便于引进各地客商来庐投资经营,方便县内农业产业经营户就近供货,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庐江知名度和县域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