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寿县经开区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经开区全面贯彻落实“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和“三个新的更大进展”奋斗目标,以实际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地将经开区的发展蓝图从“愿景图”逐步转化为繁荣发展的“实景图”。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经济开发区,依托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核心区与合淮同城化先行区的战略高地的独特优势,深化改革,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蓬勃发展,致力于成为淮南市经济核心增长极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寿县经济开发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产值及规模工业增加值均实现了稳步增长,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新增规模工业企业数量众多,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持续增长,新开工项目数量与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度全省126家省级以上开发区的综合考核评价中,寿县经济开发区跃升至第29位,相比上年度提升了48个名次,综合考核评价实现了质的飞跃。
2024年,寿县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势头强劲。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03.7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某特定领域投资47.5亿元,同比增长13.5%);规模工业产值实现97亿元,同比增长12.2%;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15.4亿元,同比增长12%。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5家,累计达到174家。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达到495万美元,同比增长3.6%。新开工项目共计45个,总投资额高达128.3亿元,其中工业项目35个,总投资86.8亿元。这些数据,彰显出寿县经济开发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践行创新驱动理念 ,书写“寿县发展答卷”。寿县经开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科创资源集聚水平和转化效率,为高质量发展厚植沃土。建立同济大学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与中国农机院、安徽科技学院联合筹建安徽省智能农机装备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新增17家、20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3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3家,新认定省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智能化工厂2家,入选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企业1家,新增培育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2家,引进全国独角兽企业1家。强化创新平台载体,加快建设园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适客食品公司成功申报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前三季度规模以上企业新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约11亿元,输出4.3亿元。这些创新创业力量,成为寿县开发区产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同时,开发区创新实施“标准地”改革,实现“标准地”供地的工业用地占比上半年工业用地达100%。加大人才队伍建设,蒯科砾工业加热设备公司成功申创市“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人才引进与培养取得新进展。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寿县实践样板”。着力培育壮大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电子电气业三大产业集群,提升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内生动力,产业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依托传统资源延链补链强链,一方面,开发区正推动 企业转型、升级和改造,同时帮助企业寻找新增长点,拥抱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开发区由生产基地转变为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发展区,着力打造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区。另一方面,开发区正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成功申创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获得省级奖补资金1800万元。
构建开放协同体系,彰显“寿县使命担当”。近年来,寿县经开区积极投身于开放型经济的浪潮中,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和合肥都市圈的发展契机,不断深化产业协作与创新协同机制。积极推进与合肥市的合作,共建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并全力打造“交通共通、产业共链、生态共保、设施共享”的合作区框架,目前,合淮合作区正稳步向前推进。同时,加速复制并推广全国自贸区的改革试点经验,致力于淮南联动创新区寿县经开区区块的建设与发展。深化与合肥市蜀山区的合作,共建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并加速推进空港合作共建的步伐,区域合作的框架已逐渐成形。在重大项目方面,已顺利完成蔚来整车二期项目的49.314亩临时用地报批工作。合作区一期的苗木企业、养殖场及设施农业的搬迁工作也已接近尾声,蔚来整车二期项目现已基本完成。蔚来电驱动二期项目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设备安装,预计年底即可投入试生产。寿县经开区正逐步展现出其在构建开放协同体系中的使命与担当。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寿县绿色典范”。近年来,寿县经开区将绿色化转型作为园区发展的核心战略,建立健全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三级循环”发展模式,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与扎实工作,实现了园区绿色指数的显著提升。一批绿色工厂在此崛起,实现节能降碳数字赋能。在汽车及零部件、食品饮料等行业,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园区污水处理厂已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严格按照环境监测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实施24小时在线监测,确保废水排放达标。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方位、多层次的“绿色化”转型,擦亮“生态美、业态优、形态新”开发区鲜明标识。
聚焦精准招商,构筑“寿县营商磁场”。经开区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不断创新招引方式,大力推行“一个特色产业、一名产业顾问、一支服务团队、一支产业基金、一套个性化政策”“五个一”平台招引新机制,全力构筑招商引资“强磁场”,深入京津冀、长三角等国内重点经济区域考察交流,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绘制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全景图,聚力强链延链补链,设立产业引导基金6支,总规模27.7665亿元,在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等方面取得突破,招商势头快速升温,招商成效逐步显现。今年前三季度,新桥园区引进亿元以上省外资金51.44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9.85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2个、其中浙江地区项目9个,新签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项目23个,全年标准化厂房入驻签约项目29个;新开工纳统亿元以上招商项目13个,招商势头强劲。
持续深化改革,激发“寿县发展动力”。建优建强平台载体。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安徽新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功获评主体信用2A评级。落实政务服务“一窗式”审批改革,上线“全省通办”系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工业项目“蕞多跑一次”。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变“项目等土地”为“土地等项目”,2024至今,共计供地45宗,出让面积1832.718亩,其中出让22宗,面积1392.7005亩,出让金26181.6135万元。“标准地”供地13宗,面积582.186亩,占工业用地的100%。稳步推进拓普二期、幸福大道(科技大道-新淮大道)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持续完善配套,对接合肥水、电、气、热、路、教育、医疗、安置房等公共服务,打造高品质、低成本优质服务环境。总投资40亿元的合肥新桥机场S1线寿县段正在加速推进。城市更新项目16条市政道路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总投资9.7亿元的寿县一中新桥校区、投资近20亿元的三级综合医院、总投资7亿元的新桥惠民邻里中心、新桥嘉园二期、安康小区四期等项目加快推进,便利企业群众出行、入学、就医、安居。安徽交通学院、安医专、万博科技学院、安徽理工技师学院等6所优质省属高校稳定运营,每年培养输送超3万名毕业生,优秀人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李智王运超)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