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钠离子电池技术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苏州因纳而聚话元年
为推动钠离子电池及其材料体系及技术研究、制备工艺、智能化装备水平不断进步,实现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先进技术与市场需求、高校与企业信息和资源的高效对接;同时为推动钠电产业化进程更快发展,讨论钠电池产业化的应用热点和痛点,推钠电产业上下游供应链及配套商体系的信息和资源高效对接,我们决定将于“2023中国钠离子电池技术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纳维加特(上海)筛分技术有限公司
发言议题: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氟磷酸钒钠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
发言议题:电动两轮车用钠离子电池的开发及产业化
报告提纲:1)钠离子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是适合电动两轮车的选择;2)钠离子电池产业链趋于成熟,2023年将是产业化元年;3)钠离子电池循环满足电自和电摩的需求,同时具有优异的倍率和低温性能;4)公司简介。
发言议题:钠离子电池电解液与添加剂创新
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
发言议题:储能型钠离子电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发言议题:钠离子电池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研究
发言议题:从产业比较的角度看钠电池发展机遇
发言议题:磷酸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湖州超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
发言议题:钠基二次电池关键电极材料——从这“锂”到“钠”儿
发言议题:电解液离子-溶剂络合结构的调控
报告提纲:电解液是正负极之间离子传输的介质,在平衡和转移两个电极之间的电荷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探索新型的匹配电解液来满足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长寿命电池的应用要求显得尤为重要。本报告将介绍电解液稳定性与其离子-溶剂络合结构的内在联系,基于这些认识,通过改变电解液组成实现离子-溶剂络合结构的调控,实现高稳定性的功能性电解液的调配。
发言议题:宽温区下工作的普鲁士白正极材料开发
报告提纲:普鲁士白正极材料由于其具有低的成本、高的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有望在钠离子电池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储能电池对工作温域的需求,我们设计开发了系列宽温区下工作的普鲁士白材料,提升了其在低温下的动力学和高温下的表界面稳定性。同时配套开发了系列宽温域电解液。上述成果有望推动普鲁士白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发言议题: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的研究与思考
报告提纲:在简要综述硬炭材料结构和储钠性能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我们在沥青基和生物基硬炭设计、制备、储钠机制和电化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蕞后对硬炭负极材料的发展提出思考和展望。
江苏聚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
发言议题:钠离子电池高比能层状正极材料储能机制与应用研究
报告提纲:近年来钠离子电池由于分布广泛的钠资源和低成本钠盐的显著优势,有望在低速电动工具、储能电站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作为限制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部件,高比能正极材料的研发极为重要。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比能量高、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是目前蕞有希望实现商业化的一类正极材料。层状氧化物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往往存在复杂的相变行为以及钠空位有序重排过程。此外,这类材料在暴露空气时,水和二氧化碳分子会嵌入结构中,造成层状正极材料的存储稳定性普遍较差。本报告主要围绕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热力学物相调控、电化学反应机制与空气稳定性等科学问题展开,致力于实现高比能、高安全、高稳定的层状正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
发言议题:钠离子电池磷酸盐正极材料研发
报告提纲:在钠离子电池中,以共价性框架为主的磷酸盐正极材料,仍然面临着电子导电性差、工作电压偏低等挑战。本报告将讨论,针对钠电磷酸盐正极材料,通过晶格调控(高熵化、高电负性阴离子引入、同构阴离子掺杂、非等价态阳离子掺杂等)、精准碳网络构筑和阴阳离子接力复合材料设计等策略,结合高性能电解液的开发,实现了钠离子电池的高电压和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优异倍率等优异储能性能,并揭示了其中涉及的性能提升机制。
更多嘉宾及发言议题持续更新中,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