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巢湖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合肥高新区聚焦创新迭代畅游产业蓝海建设“有温度”的新质生产力示范园区

admin2个月前 (01-24)巢湖产业信息17

  安徽“双创汇”空天技术成果供需对接会现场。

  高新区TG5-2保障性租赁住房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刚刚过去的2024年对合肥高新区来说颇不平凡。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紧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加快成果转化聚焦源头创新,投身新兴赛道和发展未来产业,以高能级平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具有区域特色的内生发展之路。

  中国声谷、量子中心,人工类脑、空天科技,讯飞小镇运营布局、量子大道横亘东西,先进制造业迭代升级、未来产业密集布局,这里正成为合肥乃至安徽新质生产力发展示范区,创新引领新高地。

  谁掌握了产业发展上风口,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主动权。合肥高新区敏锐地将发展未来产业、投身新兴赛道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在招商引资上前瞻性布局新业态,努力激发新动能。

  2024年新签约项目281个,协议投资额953.77亿元,同比增长25.8%;新建省外亿元项目56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到位资金170亿元,同比增长2%,位居开发区头部;备案亿元项目73个,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其中投促局完成项目签约103个,协议投资额超500亿元。签约百亿项目一个:中国电信量子科技产业化项目。签约50亿元以上项目四个:招商凯赛合成生物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制造基地项目、聚变能源产业化项目、海丝天基数据中继星座总部项目、中国邮政科创中心项目。储备方晶功率半导体12寸线亿)、芯合半导体创新中心及大尺寸功率半导体器件产业化项目(70亿)、宁德时代-凯赛生物基电池壳项目(50亿)、天基云算力星座项目(37亿)等一批重点项目。

  如果说亮眼的数字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注脚,那么科技项目加速集聚、项目转化质效提升则是数字背后的内在逻辑。

  2023年招商项目落地开工率80%以上,位居三大开发区首位,新增备案项目数超额完成全年任务。2024年以来,德国爱德夏汽车核心部件生产基地项目、壹石通5G通讯关键材料及合肥总部基地项目、炬光科技泛半导体应用激光装备项目等45个重点用地项目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917亩,建筑面积292万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以来接连招引落地包括智象未来具身大模型总部项目、智芯半导体总部及车规处理器研发中心项目、即通医疗创新型血管介入器械项目等145个投资额在1亿元-10亿元的高质量科创项目,涵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空天技术等产业方向。未来产业真正在高新区这片创业热土上开枝散叶、硕果累累。

  在合肥高新区蜀西湖南畔,矗立着世界上蕞大的量子科技研究机构——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其成为引领量子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流畅者其源必远。其实,早在2009年合肥高新区就开始了布局量子产业发展的这盘大棋。千里伏线年,在国家鼓励成果转化的背景下,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即后来的国盾量子应运而生,以国盾量子为起点,国仪量子、本源量子等诸多“量子”科技企业陆续登陆合肥高新。2023年,合肥高新区成功引入央企中电信量子集团,作为量子“国家队”,中电信量子的入局更加体现合肥高新区深耕量子产业的毅力和决心。2024年初,中电信量子集团获批组建安徽省量子信息产业创新研究院,这是安徽省首个未来产业领域的产业创新研究院。

  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天团为孵化源头的量子信息产业在合肥高新区深深扎根,量子产业布局从“0”到“1”。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九章……一大批前沿科技成果在这里诞生,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为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承载空间。

  15载惊鸿掠影,15载扬帆远航。依托中国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合肥高新区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领域从“0”到“1”再到“N”,呈现出与世界领先水平整体并跑、部分领跑的态势。

  无独有偶,在合肥高新区习友路与石莲南路交口西南角处,现代化研发大楼鳞次栉比,智能企业总部有序布局,人工智能的创新热土——中国声谷诞生于此。谈到人工智能,科大讯飞则是绕不开的一方重镇。创建于1999年的科大讯飞,从一群学生创业团队成长为摘得多项AI技术全球冠军、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人工智能企业,这背后无不凝结着合肥高新区的心血。“初设之木不可动其根”,保姆式服务成为培育企业快速成长的不二法宝。“扶早、扶小、扶硬科技”的科创环境,研发资金、人才政策、资质荣誉、市场应用的配套加持,让科大讯飞从智能语音到认知智能,逐渐走出一条自主研发之路。一朵忽先变,百花节后香。讯飞的成长迅速为园区带来了溢出效应。以科大讯飞为核心,国内首个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应运而生,声谷汇聚了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等100多家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平台,大量高端智能产品走向世界,2000余款软硬件产品成功研发,100余款首台套重大装备、首版次软件成功上市,智慧办公、智慧医疗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各类创新平台的集聚,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欲求其上,立其上上。2024年10月,安徽省发布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相关政策,合肥高新区随即发布推动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规划及政策,明确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通用人工智能领先园区。如今,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高能级研发创新平台,合肥高新区将在下一代人工智能赛道实现领跑。

  深邃的天空,正是有志之士追逐梦想的蓝海。竞逐天空产业蓝海成为园区聚焦未来产业的有益探索。

  面对万亿级的产业赛道,合肥高新何以布局?

  2020年12月,由中国电科38所参与研制的国内首颗商业SAR卫星“海丝一号”发射入轨。当月实现了我国首颗商业SAR卫星的高质量成像。“海丝一号”并不孤单,在浩瀚太空中,与合肥高新区“相连”的卫星还有不少:极具辨识度的“巢湖一号”,作为“天仙星座”首发星,已于2022年2月27日成功发射入轨;“合肥高新一号”,作为天启星座规划38颗星中第二阶段建设中的头部颗专项发射卫星,于2023年9月发射;2024年3月,由深空探测实验室牵头研制的“天都一号”“天都二号”成功发射,为架设地月“鹊桥网络”提供先期技术验证……

  零重力飞机工业落户合肥高新区后不到一年,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预批产机型“ZG-ONE”产品成功下线,为省、市前瞻布局,积极抢占空天信息产业制高点贡献了“高新力量”。

  科学技术化,技术产业化,是合肥高新一贯的理念。2025年1月2日合肥高新区企业中科星图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成功上市,成为2025年整个A股市场头部家上市企业。近一年来,海天丝路商业天基数据中继星座、中科星光总部基地、星图维天信气象生态全国民用总部、中科卫星空天信息产业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在合肥高新区签约落地。2024年12月18日,在中安创谷科技园二期“空天信息产业园”,深空探测实验室合肥总部科研办公区正式揭牌启用。如今,道道“星”光已经汇聚这片热土,一个个新赛道正在缓缓铺开。

  未来产业的扎堆布局又何止于此,集成电路、大健康、人工类脑早已华荫如盖。

  民生事业的成色考验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优化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助力健康高新建设。2024年12月28日,由安徽省公益性项目建设管理中心代建、中铁四局集团承建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安徽医院项目综合楼屋面混凝土浇筑完成,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据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安徽医院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合作共建,项目规划床位1000张,计划于2026年初试运营。项目建成后,将汇集门诊、急诊、住院、教学、科研等功能于一体,打造以“心血管疾病”为中心的诊疗特色,该院区投入使用后将极大改善园区的医疗承载能力。园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容,推进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高新总院2024年9月1日开诊试运营;引进省、市级5个重点专科在卫生中心设立名医工作室并带教坐诊,组建3个区级医疗质控中心;推进国家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北京安贞医院安徽医院项目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截至2024年10月31日完成有效投资约1.8亿元。

  升级青山绿水布局,保护环境就是民生。合肥高新区始终把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贯穿高质量发展过程。柏堰湖公园是高新区实施一山两湖规划的关键落脚点之一,合肥高新区结合柏堰湖“幸福河湖”创建基础,精心打造水土保持主题宣传公园,为柏堰湖“水文化”元素持续加码。近年来开展“柏堰湖—斑鸠堰河小流域治理”“斑鸠堰河水生态修复”系列小流域治理项目,打造柏堰湖生态治理生动案例,小流域项目的持续加持,不断改善柏堰湖片区水土涵养能力。同时以工程项目智慧调度中心为依托,不断为青少年科普“山水湖田林草沙”系统治理理念,累计举办3批次科普推介活动。

  有效缓解停车焦虑,赋能提升城市治理。停车难难停车是饱受市民诟病的城市顽疾,能否解决反映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合肥高新区把破解城市停车难题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事项,深度挖掘停车资源。根据停车需求划分不同功能停车区域,制定“一场一策”方案,完善停车供给体系。2024年新增路内临时泊位561个,完成彩虹路停车场智能化改造,增加泊位115个,极大缓解了大蜀山周边停车压力。探索分区、分类、分时的差异化收费制度,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将路内泊位分为A、B两类不同收费标准,所有路段免费时长达13.5小时,有效提升泊位周转率。自实行差异化收费以来,合肥高新区平均每个泊位周转率从不足1车次/天提升至为3车次/天左右,泊位利用率大大提升。全面梳理停车矛盾突出区域供需状况及时间规律,盘活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夜间、周末空置泊位资源,实现停车资源时空互补。目前合肥高新区开放企事业单位共享停车场11个、共享泊位2997个,推出共享停车场月卡,小区周边公共停车场车位面向业主包月,收费仅为80元-210元,截至目前,办理共享停车场月租车主达800余位,有效盘活闲置车位。

  民生福祉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2024年,园区有序完成南岗、柏堰托管区教育接管、学区划分、招生等工作,全区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近4万人,整体较上年增幅近15%,规范义务阶段招生成效明显。新开办4所小学,新增5670个学位,启动六十二中、杨林小学、新麓小学、梦小文曲路改扩建,推进讯飞小镇、方兴大道以西片区合作办学,“五大片区”教育板块布局更趋完善。开办5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学位约2250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园占比达58.1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推进“安心托育”初显成效,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基本建成。进一步健全教研工作体系,12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实现“五育”全覆盖。

  2024年,园区实现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提档升级。发放优抚补助资金、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补助、立功受奖军人家庭奖励金、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义务兵家庭优待金、节日慰问金等各类补助资金超900万元。加强就业指导,链通线上线下形式,打通退役军人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壁垒;组织2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提供岗位数近1000个,参与人数近2500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百余人。

  2024年,园区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完成《高新区“科创+文旅”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初稿。围绕新质生产力以及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规划建成以空天信息、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体验为主题的三条科技研学游路线,各类科普研学基地共接待青少年研学科普游10万余人次。举办全国首个“科BA”合肥科技企业篮球赛,科大讯飞成功获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签约落地文化产业项目5个,协议投资额2.58亿元,在谈签约项目3个,签约金额约1.5亿元。

  提升医疗水平,打造青山绿水,缓解停车焦虑,发展优质教育,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是城市精细化发展的硬指标,更是彰显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

  扎根长三角布局“十五五”,合肥高新区将持续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努力培育壮大新质企业群体,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行业领先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奋力建设“有温度”的新质生产力示范园区。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巢湖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合肥三农在行动】系列报道之303

【合肥三农在行动】系列报道之303

  安徽省紫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过数年的投入与发展,目前,种植规模达25万株、种植欧洲月季品种达300余个,培育月季苗200余万株,形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如今,借助电子商务的翅膀,种在地里的花卉产品也走向了“云端”,“开遍”全国。   日前,巢湖市环湖南岸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围安徽省第四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公示名单。巢湖市环湖南岸现代...

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京津冀)推介会成功举办

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京津冀)推介会成功举办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发展的重大部署,积极承接国内国际产业转移,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宣传推介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的新平台、新政策和新商机,11月2日,自治区投资促进局、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自治区北部湾办)、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在北京举办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京津冀)推介会,吸引更多企业关注、考察、投资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

共约9806亩!涉高铁西、亚父等巢湖5个片区成片开发方案获批复!

共约9806亩!涉高铁西、亚父等巢湖5个片区成片开发方案获批复!

  晚八点! 国足决战越南, 首发11人来袭, 王大雷携3大归化, CCTV5直播   社保基金贪腐案曝光:携612张去世人员社保卡疯狂套现,致自动取款机报警   突发!警方刚刚通报:安以轩丈夫、新一代“赌厅之王”被捕!涉这个大案,紧急回应!   2017年,女子将1000万存银行,一年后取钱时被告知:2099年再来取...

农业农村部:2021年脱贫地区人均实现产业增收2200元以上

农业农村部:2021年脱贫地区人均实现产业增收2200元以上

  光明网讯(记者宋雅娟)在1月20日举行的2021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2021年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提供了有力支撑。   头部,壮大了一批特色主导产业。我们监测832个脱贫县每个县都形成了2-3个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特色主导产业,产业规模稳步扩大,...

厉害!巢湖这里正在打造一个新城!!投资约26亿!一大波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厉害!巢湖这里正在打造一个新城!!投资约26亿!一大波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原标题:厉害!巢湖这里正在打造一个新城!!投资约26亿!一大波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2020年是合巢产业新城全面开工建设的开局之年,各类项目建设在新城大地上高潮迭起:综合交通外联内通,撑起发展大格局;全面建设协同聚能,营造精彩产城生活;优质服务高效落实,掀起复工复产新热潮。截至目前,新城累计实施项目55个(工程建设33个、规划设计22个),概算投资约26....

合肥城建公布2021年年度权益分配预案拟10派1元

合肥城建公布2021年年度权益分配预案拟10派1元

  同花顺300033)财经讯合肥城建002208)于4月20日发布公告,公司2021年年度权益分配预案内容如下:以总股本80329.19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0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8032.92万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9.16%,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据合肥城建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称,公司营业收入7...

合肥将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会对合肥汽车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带来怎样的影响?

合肥将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会对合肥汽车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带来怎样的影响?

  根据网上可查到的数据,2019年合肥制造整车数量44.94万辆,知名汽车制造厂商12家,知名汽车研发机构:江淮汽车研发中心、长安汽车合肥研究院、蔚来汽车总部。   江淮汽车,总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东流路176号,在合肥有大大小小9个整车厂。包括了江淮蔚来合肥工厂,江淮大众工厂。   奇瑞新能源合肥巢湖基地,占地面积不详,产能为10万辆/年,负责奇瑞...

合肥市级示范!巢湖市3个产业园入选

合肥市级示范!巢湖市3个产业园入选

  原标题:合肥市级示范!巢湖市3个产业园入选   日前,合肥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下发通知,认定巢湖市环湖北岸现代农业产业园等18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合肥市头部批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巢湖市环湖北岸现代农业产业园、巢湖市桴槎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巢湖市槐林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产业园榜上有名。   通知指出,项目所在县(市)区要认真制定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案,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