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安徽这些开发区将被撤销?涉及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居巢经济开发区。。快看看怎么回事?
原标题:重磅!安徽这些开发区将被撤销?涉及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居巢经济开发区。。快看看怎么回事?
省政府近日下发通知,部署全省开发区优化整合工作。我省将以国家级和发展水平高的省级开发区为主体,整合区位相邻相近、产业关联同质的开发区。
对小而散的各类开发区进行清理、整合、撤销,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其中提到,鼓励具备条件的开发区管理机构与行政区合并或合署办公,实行“城区合一、县区合一、镇区合一”。
根据部署,整合工作将于明年6月底前完成,开发区整合以县(市、区)为基本区域,原则上实行“一县(市、区)一区”。
全省开发区优化整合范围为:国家级、省级(含筹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不含进口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A型和B型保税物流中心),以及省政府明确纳入开发区管理的特别政策区。
以国家级和发展水平高的省级开发区为主体,整合区位相邻相近、产业关联同质的开发区。对小而散的各类开发区进行清理、整合、撤销,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
支持国家级开发区跨县(市、区)整合、托管开发区,被整合开发区应突出主业、形成特色园区,被整合开发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经济统计数据,可按属地原则进行分成。
整合后的开发区,名称统一调整为:安徽+所在县(市)名+开发区种类名或安徽+所在市+区名+开发区种类名,如安徽庐江经济开发区或安徽合肥包河经济开发区。
原有的国家级开发区,以国务院批准的名称为准。纳入开发区管理的,依据国务院规划批准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和南北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园区的名称,可暂时不变。确有需要体现开发区特色的,可经省政府批准可加挂牌子。
在开发区管理体制上,通知提出,要按照“一个平台、一个主体、一套班子”,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开发区管理机构与行政区合并或合署办公,实行“城区合一、县区合一、镇区合一”。
鼓励开发区引进公司制管理模式,或引入专业机构建设运营管理,提高专业化建设管理水平。
合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区域面积128平方公里,是合肥省市城市西部副中心,毗邻市政府和新桥国际机场,独拥“一山两湖”,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支点和合肥建设“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的主要载体。
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挂合肥出口加工区牌子,辖省级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目前管辖面积258.57平方公里。
2010年,成为安徽省首个千亿元产值开发区;2012年,成为安徽省首个两千亿元产值开发区,安徽省首个综合财政收入过百亿元的开发区。
合肥经开区是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家电)”、全国首个政府引导型“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并获准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014年上半年,入围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
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合肥新站区。位于合肥市城区东北部,是合肥市“1331”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与合肥新火车站同步开工建设,1995年被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开发区,1996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首家城市综合开发试点区。
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地处大蜀山北麓,蜀山湖南岸,合肥科学分院路以西,合肥外环高速公路以东,一期规划面积3.47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5.49平方公里,是合肥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市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紧邻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中科院合肥分院等10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国家级的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相同的板块上共同发展。周边汇集着省市科技馆、市图书馆等现代科教基地,各类人才精英荟萃,科教文化优势突出,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智力支持。
包河经济开发区前身为包河工业区,2015年2月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更名为包河经济开发区,辖区面积由原来的6.18平方公里,扩展到17.05平方公里。园区位于312国道以南,美菱大道、骆岗机场以东、锦绣大道以北淝河路以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捷,与12国道相邻,与高铁南站仅十分钟车程,距离巢湖、合肥市区仅几公里。
合肥庐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合肥市北部,总规划面积13.53平方公里,南至城市北二环、北至长丰县、东至淮南铁路线、西至蒙城北路,南北长约6.2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已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2017年,庐阳工业区正式更名为庐阳经济开发区。
省级双凤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5月,是长丰县域经济的龙头,也是合肥市“1331”空间发展战略北部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辖区域总面积3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9.19平方公里,现辖六个社区,常住人口8.8万人。2012年,荣获“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徽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区”两块金字招牌。
合肥肥东新城经济开发区于2002年9月设立,2005年经国家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开发区位于合肥市区的东面,距市中心距离15公里,距合肥新桥机场50分钟车程,距合肥火车站15分钟车程,距高速公路出口5公里。现有两条城市快速通道与合肥市无缝连接,开通24小时城市公交。作为合肥市“141”城市发展战略的东部新城核心区,开发区具有无限的发展前景。
2010.05.13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将合肥肥东新城经济开发园区正式更名为肥东经济开发区。
安徽庐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申报扩区规划面积为35.86平方公里,定位是安徽省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庐江中心城市西部产业新城。
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为合肥市市属四大开发区之一(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副厅级建制,位于巢湖市区东北部,管辖面积达61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10万余人,其中工业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温泉养生度假区10平方公里、高铁站区5平方公里,近期规划扩至100平方公里。
合肥桃花工业园位于安徽省会合肥西南,目前园内共引进各类项目290多家,其中工业项目260家,协议总投资近210亿元,初步形成集汽车、家电、机械装备、新型材料及生物医药等行业为一体的外向型经济区域。
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创建于2001年7月,原为居巢区民营经济园,成立之初属巢湖市经济开发区南区组成部分,位于巢湖城区东南部,地处长三角经济区腹地、合芜宁金三角中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中心地带。2010年8月份,省政府正式批准在原民营经济园基础上筹建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