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烔炀:千年古镇开出脱贫幸福花
安徽网巢湖消息 江淮大地,巢湖北岸,在这一片历经千年岁月的肥沃乡土上,古镇烔炀开出朵朵脱贫幸福之花。自脱贫攻坚战打响,烔炀镇坚持秉承“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不能耽误”的工作态度,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部民生工程,作为推动党员干部锤炼党性、锻造作风的主战场,全力以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
六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镇村各级帮扶干部、扶贫工作人员的努力拼搏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帮助下,烔炀镇围绕“十大工程”,依据“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的标准,通过落实各种扶贫兜底政策,鼓励贫困群众积极就业、发展产业,千方百计为民增收,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随着脱贫攻坚战收官定鼎,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成果与欢笑也化作“绿色发展,美丽烔炀”发展纪实中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4年,烔炀镇凤凰、花集村认定为贫困村,全镇认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87户3000人。凤凰、花集两贫困村于2016年摘帽出列;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03户、2414人,其中因病致贫501户、904人,因残致贫416户、856人,缺劳力致贫445户、581人,均于2018年全部稳定脱贫,无返贫风险。2019年评议脱贫监测户1户5人,现已消除返贫风险;评议边缘不稳定户14户29人,均已消除致贫风险。
2014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2346元,2020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提升至14567.73元。2014年全镇各村、社区村集体经济均低于10万元,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6个,已全面消除10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
近年来,烔炀镇围绕脱贫攻坚“十大工程”,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政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全面落实。住房安全全面保障,2018年以来,共为108户贫困户申请了危房改造,落实补助资金共计176.4万元,全面提升贫困户居住环境;帮助因2020年汛情影响房屋受损的6户贫困户申报危房改造,现已竣工验收入住,消除了汛情影响。教育政策落实全面保障,2016年以来为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应助尽助”,共资助贫困学生831人次,金额共计104.13万元,2017年至2020年为职业教育贫困学生申报“雨露计划”共245人次,发放资助36.75万元。卫生健康全面保障,2018年以来,为2050位贫困户签约家庭医生签约,每月一次到户问诊体检。为1284名贫困户办理慢性病卡,确保应办尽办,为他们医疗报补提供便利。
产业扶贫到村到户。重点关注贫困户产业到户项目,以政策保障和措施落实激发贫困户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共申报特色种养业1378户次,补助365.7189万元。同时积极申报脱贫攻坚产业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2016-2020年共建设村级扶贫产业园9个,联建扶贫标准化厂房2处共10900㎡,投入资金2700.83万元,带动贫困户1403户,目前均在正常发挥效益,2020年收益共计161.05万元。
就业扶贫“培”“岗”并重。一方面,为了让贫困户有一技之长,更好的参与到务工就业之中,2016年以来组织技能脱贫培训4次,共有147名贫困户参加,发放技能补贴9.3万元。同时,深入摸排贫困户务工情况,及时申报就业补贴,2016年以来,为333位贫困户申报各类就业补贴共计44.21万元,极大鼓励了贫困户参与就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结合本地特点,因地制宜,大力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为贫困户参与就业提供平台。截止2020年12月31日,累计开发岗位174个,在岗贫困人口141人。
通过创新实施各项特色扶贫做法,全面激发贫困户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加大鼓舞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朴素热情,进一步为烔炀镇脱贫攻坚提质提效。
致富路径齐探共进。引导贫困户协力进取,组织合作社齐心致富。通过盘活村内闲置水面荒滩荒地,采用村主导、贫困户自愿模式,成立中李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户联共建扶贫产业基地,法人由村书记担任,共吸纳94户贫困户自愿加入,发展水产养殖212亩,按照精养鱼塘的标准进行整治。在市水产局指导下,贫困群众全程参与鱼塘的看护、投料、管理和销售,2020年共收益分红40608元,户均分红432元。
扶贫项目联建互助。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各村、社区凝心聚力,联建互助,充分发挥规模产业的经济效益。2019年镇内10个村居联合申报,建成总投资498万元的烔炀镇扶贫车间,建有标准化厂房2栋,共2532平方米,年收益24万元;同年建成由全镇17个村(社区)联合申报的烔炀镇食品创业扶贫基地,总投资约1200万元,建有3栋标准化厂房,总面积8400平方米,年收益75.6万元。所得收益按各村(社区)贫困户户数占比进行资产分配,所得收益分配至村,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增收。
宣出信心讲出动力。2020年共开展204次扶贫大讲堂。各村、社区扶贫大讲堂面向辖区所有贫困群众,加强政策宣传、技能培训,以“健康扶贫医疗保险政策讲解”、“新冠疫情预防知识讲解”、“产业扶贫特色种养业政策讲解”、“就业扶贫政策讲解”为主题,邀请镇合管站、农业综合服务站、社保所、中心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广泛宣传扶贫政策,详细讲解健康卫生知识,鼓励广大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参与就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稳定脱贫成果。
选人用人千锤百炼。近年来,烔炀镇坚持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党员干部锤炼品格、磨练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炼钢炉”,注重把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表现作为考察识别、提拔选用的重要依据。脱贫攻坚工作期间,共有20余名镇村干部得到选拔重用。为壮大一线名年轻干部赴阜阳颖东区挂职锻炼;新选派包含专业技术人员、年轻干部、选调生村官等4名干部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队员;同时,为不断激励全镇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提拔2名村扶贫专干为村党组织书记,1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干部为村党组织,3名扶贫专干被提拔为村委会副主任或村党委副书记,4名镇扶贫工作站干部选任二级机构正职和副职。16名扶贫专干全部转为村固补干部。让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干部们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时代舞台中展现更好风采、实现更大作为。
率先垂范树立榜样。从2018年起连续三年举办脱贫榜样评选表彰动员会,表彰51户励志脱贫光荣家庭,13家爱心帮扶企业。通过表彰自身发展而脱贫致富的贫困户,让这些“脱贫先锋”作为榜样,用深入人心的模范事迹示范带动,树立典型,激发后进,逐渐贫困群众转变“等靠要”思想,在各级政策扶持、干部帮扶下,走上一条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自主发展道路。授予企业、集体表彰荣誉,激励了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信心和动力,有效团结各方力量,支援脱贫攻坚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新局面。
创新举措扶志脱贫。贫困村凤凰村立足本村实际,围绕产业、就业、个人素质、人居环境等方面,制定了《凤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激励措施》,采用贫困户“积分制”激励措施,量化评价本村贫困户“扶志扶智”成效。2020年度被评为好的有64户,较好的有40户,一般的有12户,分别给予3个档次米、油、月饼等慰问品。有效引导贫困户生活乐观向上,发展产业,追求进步,实现稳定脱贫。
消费扶贫重点推进。每年春节期间为贫困户举办扶贫年货节,让贫困户将自产的农产品或批发的商品进入市场,在帮扶单位和帮扶人的帮助下,进行兜底销售,共销售210户贫困户62万元扶贫农产品,有效激励了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贫困村凤凰村建立扶贫电商基地,在网上销售贫困户、扶贫产业园生产的禽蛋、稻虾、稻鸭、稻米、瓜蒌籽等特色农产品,自2019年5月成立以来销售总额约40万元,通过收购代销、介绍帮销、包装务工等方式带动贫困户10户,户均增收1000元。在2020年疫情期间,帮助贫困户柴绍辉销售土鸡2000只,增收约7万元。
军民共建脱贫攻坚。连续两年,73211部队来到烔炀镇巢湖村开展扶贫帮困“四下乡”活动,通过谋划项目、消费扶贫、义务劳动、走访慰问、文艺下乡等形式,帮助巢湖村困难家庭、贫困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在扶贫帮扶中深化鱼水情,与村委会研究扶贫项目,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2万元,用于修建巢湖小学、大兴自然村道路,不断把定点帮扶工作做深、做透、做大,为支持巢湖村扶贫脱贫倾注了大量心血,投入了许多精力。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风物长宜放眼量。”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是我们迈向未来的新起点。过去的辛劳磨砺,将会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实积累。2021年,我们将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开展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提升工作,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因地制宜申报落实脱贫攻坚项目,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开发好乡村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村落、美丽乡村、湿地景观及农业观光旅游产业,树立品牌文化。以“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形成互补共存、错位发展的乡村振兴新局面。(唐玉)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