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将支持合肥打造“五大名城”
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官网消息,近日安徽省发改委印发《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支持合肥打造“五大名城”。增强合肥创新标识度,加快聚集全球创新资源,提升城市创新资源“密度”和“浓度”。
打造科创名城。建设国家实验室,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等重大综合研究平台,稳态强磁场、全超导托卡马克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促进中科大先研院等科研院所提质增效,推动与北京师范大学、江苏智能制造研究所合作项目尽快落地。加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实施量子中心、科大硅谷、国家实验室核心区、大科学装置核心区等工程。
打造产业名城。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家电和智能家居、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光伏及新能源、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材料、绿色食品、创意文化等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壮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地标产业,实施5G、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产业行动计划。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中国软件名园、中国软件名城,做大做强“中国声谷”。
打造巢湖名城。把巢湖打造成合肥蕞好名片,以巢湖为核心,江淮分水岭为屏障,构建蓝绿交织、山水交融的全域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新格局。实施巢湖碧水工程,实现全湖水质稳定IV类并力争更好。推进巢湖大堤及重要圩口强基固坝,规划建设环巢湖行蓄洪区,建设安全可靠的泄洪通道和强大灵活的闸站枢纽。结合引江济淮工程建设,推进流域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发挥防洪、航运、生态、旅游等综合效益。
打造活力之城。推进省际合作园区和G60科创园区建设,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区合肥片区,推进国际合作园区建设,高水平推进国家对外开放试点示范。加速产城融合,做强以高新区、经开区为引擎,以新桥科创示范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西部运河新城、肥西产城融合示范区、合庐产业新城等为支点的西部增长翼;做大以新站高新区、东部新中心为引擎,以下塘产业新城、肥东产业新区、合巢产业新城等为支点的东部发展翼。
打造幸福之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国家级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建设,打造“学在合肥”教育品牌。推广区域教育结对帮扶、集团化办学模式,积极引进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健康合肥行动,提升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到2025年,三级医院达到32家,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8.5张。开展ETC智慧停车城市试点,制定实施更有力度的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和主城区交通流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