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巢湖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发挥增城力量讲好双城故事

admin9个月前 (09-26)巢湖产业信息23

  入选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名单、园区产值突破百亿、电子信息类企业达到82家、产业相关就业人数1.5万人、电子信息产业链逐步发展完善……在广州市增城区合作共建助推下,如今的广州增城(梅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已成为当地一张闪亮的产业名片。

  自2014年增城区与梅江区结对帮扶以来,两地在产业共建、园区共建、民生共建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梅江区加快振兴发展增创条件、增强后劲,两地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良性互动。

  如今,第三轮帮扶工作接近尾声。过去三年中,对口帮扶成员单位全力以赴抓项目、因地制宜出实招,拓展多层级多领域合作,力争让对口帮扶结出更多发展果实,为梅江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贡献增城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何苑妮通讯员钟戈钟伟才陈绮冰

  ●●开展园区共建提升平台质量●●

  梅江的春日,万物复苏,生意盎然。

  在梅江区中部,集聚着82家电子信息类企业的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项目建设紧锣密鼓,发展热潮涌动,吹响了新一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2019年,省工信厅批准同意将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认定为广州增城(梅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按照独立园区开展日常管理、数据统计和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

  调整完成后,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广州增城(梅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健康医药、互联网技术应用、新材料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梅江区电子信息产业在7.06平方公里的园区土地上茁壮成长,从零散的个体发展到迈进百亿级产业集群行列,形成集铜箔、覆铜板、PCB、电子电器产品生产等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的产业链条,逐步走上产业化、规范化的道路,产业要素不断集聚,产业集群愈发清晰。

  “工业园区是增城区对口帮扶梅江区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梅江区委常委、副区长、广州增城驻梅江区对口帮扶工作队队长王爱峰认为,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平台,可在有限的土地上高效集聚多元发展要素,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好这一平台就是为经济发展攒足后劲,能够帮助梅江区在产业赛道上持续高质量发展。

  第三轮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增城区立足广州增城(梅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实际情况,协助园区成功创建广东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电子电路制造)特色产业园、省级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园、首批国家级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省级循环改造试点园区,提升平台含金量。

  “这两年,我们和增城工业园区的干部沟通交流十分紧密。由于增城经济开发区是国家级平台,工作人员经验更丰富,对政策更了解,业务更熟练,通过不定期选派优秀干部过去跟班学习,我们的业务水平也得到提升,以后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解决一些疑难杂症。”园区工作人员黄伟敬说。

  此外,增城区每年重点安排对口帮扶专项资金以及各种政府性资金,用于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聘请专业机构对园区环境进行总体优化和规划提升;投入资金完善园区消防设施,提升生产安全系数;推进罗乐大桥、罗乐大桥东端连接线至开发区一路市政道路、园区货场路等重要交通枢纽建设,改造优化园区东、西两个出入口等,解决园区交通不便的短板……园区环境得以优化的同时,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广州增城(梅江)产业转移工业园目前可供用地、环保容量等已接近饱和,且可用存量土地现状多为山地,后续可开发土地开发成本高。

  为破解这一瓶颈,增城区积极谋划“园区+”发展模式,从2021年度、2022年度对口帮扶资金中分别安排500万元、300万元,用于启动新兴特色产业园区(梅江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工作。

  记者留意到,新兴特色产业园区包括规划建设制造业特色产业园,以便梅江区对接“双区”大市场,参与省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建设和产业链配套,加快推动电子信息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聚力招商引资加快产业发展●●

  近年来,梅江区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瞄准电子信息产业这一赛道持续发力,全员参与打响产业攻坚战。

  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招商引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也是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对位于梅州中心城区的梅江区而言,因土地资源宝贵,精准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更是梅江区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的关键之举。

  如何快速打开招商新局面?梅江区的解题思路很明确:走出去,扩大朋友圈!

  三年来,增城区作为帮扶角色,紧紧围绕梅江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梅江区2021年招商引资工作方案》、《梅江区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瞄准重点领域区域,强化宣传推介,坚持到一线洽谈、在一线招商。同时紧盯梅江区主导产业,积极促进梅江区到珠三角开展常态化招商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为有效提升梅江区招商引资水平,增城区用对口帮扶专项资金引入第三方招商服务中介,与广州联冠商务有限公司签订《梅江区政府招商引资综合服务项目协议》,为梅江区提供政府招商顶层设计、靶向企业招商、招商能力提升和招商推介等服务。

  在增城区的牵线搭桥下,梅江区近三年共开展外出专题招商活动30场次,对接企业160多家。高频次的外出招商,不仅大大增加了梅江区的曝光率,也促进了许多珠三角企业、商会来梅考察洽谈,帮助打开合作的新局面。

  在链式招商精准发力的过程中,帮扶工作队也格外注意,要精准引进具有龙头引领和“造血”强链功能的上下游重点产业项目,这也是蕞高效率打造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生态的方法。

  帮扶工作队抢抓广州增城(梅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体制机制改革机遇,把握园区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国家火炬特色梅州电子电路产业基地的契机,着力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重点对现有产业进行延链、强链,努力打造一批“卡不住、搬不走”的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梅江区聘请了18家优质企业担任区政府招商投资顾问单位,充分发挥企业联系上下游的优势,为梅江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把企业家的朋友圈变为招商资源,拓展招商引资信息渠道。

  城市的发展竞争就是一场比拼招商引资能力的竞争。在前所未有的推进力度下,第三轮对口帮扶工作(截至2022年12月)期间,梅江区新签约产业项目共26个,投资总额超过168亿元。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背景下,这一招商成果来之不易、难能可贵。

  ●●用好帮扶资金办好暖心实事●●

  “我的家就在那里,如果没有这座桥,回家得多绕1公里路。”梅江区城北镇扎上村村民李宜平指了指四清桥对面的方向说。

  城北镇扎上村党总支书记刘文经介绍,四清桥是该村一座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桥,多年前就已成了危桥,村民出行既不安全也不方便。“这座桥是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此前由于资金问题,村里一直没能建起新桥。”刘文经说。

  两年前,在了解到扎上村的这一情况后,增城区拿出50万元帮扶资金,希望帮助村民解决出行难题。加上区级帮扶资金以及村里的自筹资金,一座长度为28米的新桥在该村顺利建成,结合梅江区“五小园”建设思路,桥的一旁还配备了一个休闲口袋公园。

  “现在,全村1000多名村民回家的路更近了,也更安全了。”刘文经说,这一提升工程改善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的出行条件,大家多年的心愿总算得以实现。

  平坦的廊道、古色的凉亭、整洁的环境……这是记者日前在城北镇古洲村觉堂片走访时看到的场景。位于觉堂片中心区域的休闲公园一旁,经过治理的水塘不仅点缀着人居环境,同时也作为鱼塘出租养鱼,为村集体带来收益。

  古洲村党委书记黄国海介绍,公园于2021年建成启用,配套休闲步道、健身广场等设施,设置亮化、绿化景观项目,切实改善了村居环境,大大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由于靠近城区,村里的常住人口近7000人,在增城区的300多万元帮扶资金支持下,村里进行了水塘治理、公园和凉亭建设。同时对进村主干道进行提升,从2.8米拓宽至4.8米,方便村民日常出行。”黄国海说。

  “现在村里的路宽了,环境越来越美了,我每天都会和伙伴们在村里跳广场舞,非常舒心。”看到日渐优美的生活环境,70岁的村民王芬琼赞不绝口,“住在我们村里可不比住城里的套房差,幸福指数高着哩!”

  为当地人民群众解决“急忧愁盼”问题,一直是增城区开展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帮扶工作队每年都会在充分开展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统筹用好年度对口帮扶资金,精心甄选帮扶项目,重点安排资金用于教育、文体旅游、乡村振兴等民生事业。

  在帮扶方面,增城区根据广州市—梅州市对口帮扶工作计划中关于帮扶补齐短板的有关要求,积极推进增城中学、荔景中学、荔城二小、增江街中心小学等6所中小学,与梅江区白宫学校、会文学校、育乐小学、长沙镇中心小学等6所学校开展结对共建工作。通过开展交流活动提高双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双方学校教师的综合业务水平,建立起良好的校际合作机制。

  劳动就业帮扶方面,帮扶工作队通过开展广州增城“就业帮扶”网络招聘活动等方式,搭建对口招聘平台,推动梅江区富余劳动力到增城区相关企业的优质岗位就业。

  ●用好对口帮扶资金共建园区,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25项涉及帮扶资金约2426万元

  ●投入800万元对口帮扶资金助力新兴特色产业园区(梅江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工作

  ●组织外出专题招商活动30场次对接企业160多家

  ●强化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聘请18家线路板龙头、优质企业担任梅江区政府招商投资顾问单位为梅江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

  ●第三轮对口帮扶期间,截至2022年12月

  投资总额约168.2743亿元(其中超亿元以上项目22个,投资总额约166.7143亿元)

  投资总额约141.6743亿元(其中超亿元以上项目17个,投资总额约140.6143亿元)

  投资总额约7.37亿元(其中超亿元以上项目3个,投资总额约6亿元)

  ●增城区6所中小学与梅江区白宫学校、会文学校

  育乐小学、长沙镇中心小学等6所学校开展结对共建工作

  ●增城区、梅江区两地骨干教师交流20人次

  梅江区选派教师到增城区跟岗学习15人次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592万元亩巢湖一地块开发主体确认!

592万元亩巢湖一地块开发主体确认!

  2021年6月18日,安徽新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新华房地产有限公司经拍卖方式联合取得巢湖市CH202103号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成交价592万元/亩。   两家公司竞买申请时承诺:若竞得该地块后,将在巢湖市注册成立新公司进行开发建设,并承担连带违约责任。2021年7月20日,安徽新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新华房地产有限公司联合以《申请》函告我局,两家公司在...

临安“零土地”技改激发企业新动能

临安“零土地”技改激发企业新动能

  这两天,临安区於潜镇方元工业园区的西面,浙江天沐塑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沐塑业”)内的一处空地上,一台塔吊伸缩铁臂持续作业,十几位工人在浇筑好的地面上来回忙碌着。   “这里原本是一个破旧小仓库,三个月前拆掉了,正在改建厂房。”站在施工现场的天沐塑业负责人朱志娟说,日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地面一层的浇筑。   如果一切顺利的线月,一幢五层高的工业标...

主城区土地月底启动钱江科技城将成供地大户

主城区土地月底启动钱江科技城将成供地大户

  杭州土地市场在沉寂一个多月之后,终于将于本月的蕞后一天2月28日开席。   此外,在今年1月份突然发力出让了1159亩土地的萧山本月则将没有土地交易。而余杭区则将在本月的23日和25日迎来9宗土地出让。其中,临平北将出让一宗74.7亩的宅地,位置与绿城蓝庭、赞成香颂仅一路之隔;勾庄有3宗、总面积180亩的宅地出让,该板块一旦发力,将成为继良渚、三墩、大桥西板块后又...

云南丽江: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云南丽江: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云南丽江: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26日至27日,丽江市委书记浦虹率队深入华坪县、永胜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开展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现场观摩,并召开现场推进会。   云南丽江: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3年03月31日 23:09:42   新华网昆明3月31日电(李宁 和润仙)日...

从发展的角度看“大滨湖”的崛起之路!

从发展的角度看“大滨湖”的崛起之路!

  以下楼盘,还有33盘可选,详情往下戳:   成长期(2006-2019)“6”字型组合拳打得漂亮   2006年-2019年,滨湖处于成长期,从1.0启动区到2.0金融板块再到3.0滨湖省府板块再到4.0环湖CBD板块,蕞后再回到2.0金融板块,历时13年。整个滨湖大刀阔斧,全面开发,发展轨迹形成了一个“6字”。从发展的结果来看,这套“6”字型组...

做大做强做特巢湖市工业园区求新求活求旺

做大做强做特巢湖市工业园区求新求活求旺

  巢湖日报6月23日讯近年来,我市工业园区建设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园区已达32个,园区内企业总数4909家,从业人员5.87万人。其中,营业收入超10亿元园区的1个,超5亿元园区的3个,超亿元的园区15个。   围绕区位做大。我市地处合芜宁三个城市之间的“金三角”地带,是皖江开发开放“T”型经济带的关键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为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

利安隆:关于公司投资成立二级子公司的公告

利安隆:关于公司投资成立二级子公司的公告

  证券代码:300596 证券简称:利安隆 公告编号:2023-014   关于公司投资成立二级控股子公司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为适应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利安...

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报告提纲

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报告提纲

  十县(市)基本概况 (人口、面积、区位等) 一、巢湖市和九县(市)主要指标分析 (一)指标体系   财政收入(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人均 GDP(元)   人均财政收入(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财政收入增速(%)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