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巢湖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包河两会】合肥融创秀场等大型商业项目2025年将开业

admin5个月前 (01-29)巢湖产业信息29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1月4日合肥市包河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头部次全体会议上获悉,2025年,该区将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壮大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融创秀场等大型商业项目开业;建设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15个;加快奇瑞汽车产业园落地;打造3~5个具有行业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省非遗馆等大型场馆投入运营;建设紫云山(包河)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园区;发挥全省直播经济总部基地优势,集聚短视频和网络直播企业700家左右,力争产业收入突破50亿元;系统谋划巢湖16.8公里黄金湖岸线,推进包公园文旅集聚区改造升级。

  大圩数字化农场小番茄等有机农产品,成为合肥市包河区现代农业的新标杆,科技创促动区域发展产生深刻变革。

  包河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区国家高企超11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达1263家,新型研发机构集聚7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129.6件,高层次人才总量达3881名。拥有国家和省级实验室38家,获评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80余项。新增国家高企250余家、新型研发机构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9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6家,新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9个,新落地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招商企业130家。“工大智谷”等3家科创平台入选“科大硅谷”首批创新单元,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包河互联网产业园晋升国家级孵化器,“研发—转化—孵化—产业化”的全链条科创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位居全国百强区第22位。

  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落地,2025年,该区将健全科技企业培育机制,梯次实施国家高企、科技型中小企业、规上高企、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行动,力争分别突破1300家、1400家、200家和145家。深化高校院所成果转化、科技招商联动,转化科技成果400项左右,实现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增长8%以上,落地成果转化及科技招商企业100家以上。该区将建设骆岗公园超级场景中心,打造高品质“环高校科创带”“环骆岗科创带”,建成市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20个以上,推动滨湖新区科技成果集中转化示范区规划建设。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全力支持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双一流”“双特色”建设,探索“校企共用”引才用才试点,落实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等引育留用专项计划,扩大人才认定自主权覆盖范围,培育高技能人才2500名以上、新认定高层次人才不少于500名。

  作为全省文旅消费业态大区,合肥市包河区拥有黄金湖岸线、大型商业综合体、生态公园、罍街等一批文旅资源。如何进一步挖掘文旅消费潜力,让市民的生活更多姿多彩,该区2025年将着力推进消费业态焕新、消费能级增长。

  2024年,该区投入汽车畅购补贴、文旅消费券6600万元,举办一次尝遍合肥美食第二季、啤酒龙虾嘉年华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引入重庆枇杷园、曼度酒店、钟书阁等品牌首店、网红店60余家,包河万象汇、杉杉名品广场、罍街四期成为消费新地标,邻里坊入选“安徽特色商业街”;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70%以上,全省新能源汽车消费中心加快形成。

  2025年,该区将壮大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新引进首店、旗舰店80家以上,实现网上零售额增长15%以上。落实房地产领域各项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优化全区商业布局,加快淝河片区、十五里河片区、滨湖新区上海路以东片区商业布点,确保合肥GX360、融创秀场等大型商业项目如期开业,打造一批标志性商圈和特色街区。

  为丰富市民生活,同时做强文旅产业,该区今年将加快安徽百戏馆、省非遗馆等一批文体场馆空间建设。加快建设骆岗公园安徽文化集中展示区,系统谋划16.8公里黄金湖岸线,提速推进包公园文旅集聚区改造升级,高标准打造滨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磨滩休闲文旅度假区。扩大文旅品牌影响力,整合环湖、环城、沿河资源,推动文化场馆、景区景点、创新载体、商业街区串珠成链,创响科创科普、徽风皖韵等“八大游”品牌,力争创成2个国家4A级景区。推出文旅服务新模式,组建文旅商产业联盟,健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机制,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体系,旅游业综合收入增长15%以上。

  2024年,合肥市包河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1800亿元,增长4%左右,综合实力全国百强区排名第36位,高质量发展全国市辖区排名上升至第31位。去年,该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税收“亿元楼”达22座,已连续四年跻身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城区30强。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38.3%,进出口总额达33.7亿美元,增长6%。产业结构方面,该区金融业增加值占合肥市比重达18%,省级以上金融总部增至53家;文化产业主营收入突破500亿元,安徽直播总部基地挂牌运营,先后获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虚拟现实制作应用示范区等四个“国字号”品牌;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突破110亿元,“车路云一体化”公交示范线入选交通部智能交通先导试点;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增长76.6%,高铁南站片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谋划启动;“中国视界”获评全省首批通用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园区。未来产业蔚然起势,众擎科技、睿思博机器人落地包河,人形及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上下游企业20余家;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条,打造骆岗公园全球首个城市空中交通枢纽港,亿航智能、览翌航空、迅蚁科技等低空头部企业签约入驻,“包河造”客运级全尺寸载人航空器样机交付试飞,成为合肥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今年,该区将重点推进奇瑞汽车产业园落地,深化“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链条发展体系,增强全省新能源汽车战新基地核心竞争力。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进国大医药、华人健康总部、沈阳路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产业规模突破15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南站北片区为核心打造产业集聚区,尽快启动首期5万m2孵化器建设,瞄准软件信息、区块链、元宇宙等重点方向,力争全年招引落地项目50个以上。人工智能视觉产业推动“中国视界”二期建设,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视觉产业港。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聚焦区内优质资源,深化与皖能、国轩、金太阳等龙头企业合作,尽快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培育未来产业,优先发展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开工建设低空经济先导产业园、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加大整机链主和关键零部件企业招引,争创全省乃至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通讯员 李亚明 包育晓)

  【瑶海两会】合肥东部新中心全面启 ...

  1月6日起报名!安徽省2025年度计划 ...

  圆明园兽首、马王堆精品文物今年来安徽

  【商议院】烟花爆竹,“禁”“限”之间

  【商议院】#年底了,总要写份总结吧#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包河两会】合肥融创秀场等大型商业项目2025年将开业

  2025-01-05 18:15:54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1月4日合肥市包河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头部次全体会议上获悉,2025年,该区将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壮大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融创秀场等大型商业项目开业;建设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15个;加快奇瑞汽车产业园落地;打造3~5个具有行业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省非遗馆等大型场馆投入运营;建设紫云山(包河)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园区;发挥全省直播经济总部基地优势,集聚短视频和网络直播企业700家左右,力争产业收入突破50亿元;系统谋划巢湖16.8公里黄金湖岸线,推进包公园文旅集聚区改造升级。

  大圩数字化农场小番茄等有机农产品,成为合肥市包河区现代农业的新标杆,科技创促动区域发展产生深刻变革。

  包河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区国家高企超11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达1263家,新型研发机构集聚7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129.6件,高层次人才总量达3881名。拥有国家和省级实验室38家,获评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80余项。新增国家高企250余家、新型研发机构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9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6家,新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9个,新落地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招商企业130家。“工大智谷”等3家科创平台入选“科大硅谷”首批创新单元,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包河互联网产业园晋升国家级孵化器,“研发—转化—孵化—产业化”的全链条科创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位居全国百强区第22位。

  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落地,2025年,该区将健全科技企业培育机制,梯次实施国家高企、科技型中小企业、规上高企、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行动,力争分别突破1300家、1400家、200家和145家。深化高校院所成果转化、科技招商联动,转化科技成果400项左右,实现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增长8%以上,落地成果转化及科技招商企业100家以上。该区将建设骆岗公园超级场景中心,打造高品质“环高校科创带”“环骆岗科创带”,建成市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20个以上,推动滨湖新区科技成果集中转化示范区规划建设。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全力支持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双一流”“双特色”建设,探索“校企共用”引才用才试点,落实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等引育留用专项计划,扩大人才认定自主权覆盖范围,培育高技能人才2500名以上、新认定高层次人才不少于500名。

  作为全省文旅消费业态大区,合肥市包河区拥有黄金湖岸线、大型商业综合体、生态公园、罍街等一批文旅资源。如何进一步挖掘文旅消费潜力,让市民的生活更多姿多彩,该区2025年将着力推进消费业态焕新、消费能级增长。

  2024年,该区投入汽车畅购补贴、文旅消费券6600万元,举办一次尝遍合肥美食第二季、啤酒龙虾嘉年华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引入重庆枇杷园、曼度酒店、钟书阁等品牌首店、网红店60余家,包河万象汇、杉杉名品广场、罍街四期成为消费新地标,邻里坊入选“安徽特色商业街”;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70%以上,全省新能源汽车消费中心加快形成。

  2025年,该区将壮大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新引进首店、旗舰店80家以上,实现网上零售额增长15%以上。落实房地产领域各项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优化全区商业布局,加快淝河片区、十五里河片区、滨湖新区上海路以东片区商业布点,确保合肥GX360、融创秀场等大型商业项目如期开业,打造一批标志性商圈和特色街区。

  为丰富市民生活,同时做强文旅产业,该区今年将加快安徽百戏馆、省非遗馆等一批文体场馆空间建设。加快建设骆岗公园安徽文化集中展示区,系统谋划16.8公里黄金湖岸线,提速推进包公园文旅集聚区改造升级,高标准打造滨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磨滩休闲文旅度假区。扩大文旅品牌影响力,整合环湖、环城、沿河资源,推动文化场馆、景区景点、创新载体、商业街区串珠成链,创响科创科普、徽风皖韵等“八大游”品牌,力争创成2个国家4A级景区。推出文旅服务新模式,组建文旅商产业联盟,健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机制,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体系,旅游业综合收入增长15%以上。

  2024年,合肥市包河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1800亿元,增长4%左右,综合实力全国百强区排名第36位,高质量发展全国市辖区排名上升至第31位。去年,该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税收“亿元楼”达22座,已连续四年跻身中国楼宇经济标杆城区30强。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38.3%,进出口总额达33.7亿美元,增长6%。产业结构方面,该区金融业增加值占合肥市比重达18%,省级以上金融总部增至53家;文化产业主营收入突破500亿元,安徽直播总部基地挂牌运营,先后获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虚拟现实制作应用示范区等四个“国字号”品牌;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突破110亿元,“车路云一体化”公交示范线入选交通部智能交通先导试点;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增长76.6%,高铁南站片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谋划启动;“中国视界”获评全省首批通用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园区。未来产业蔚然起势,众擎科技、睿思博机器人落地包河,人形及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上下游企业20余家;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条,打造骆岗公园全球首个城市空中交通枢纽港,亿航智能、览翌航空、迅蚁科技等低空头部企业签约入驻,“包河造”客运级全尺寸载人航空器样机交付试飞,成为合肥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今年,该区将重点推进奇瑞汽车产业园落地,深化“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链条发展体系,增强全省新能源汽车战新基地核心竞争力。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进国大医药、华人健康总部、沈阳路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产业规模突破15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南站北片区为核心打造产业集聚区,尽快启动首期5万m2孵化器建设,瞄准软件信息、区块链、元宇宙等重点方向,力争全年招引落地项目50个以上。人工智能视觉产业推动“中国视界”二期建设,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视觉产业港。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聚焦区内优质资源,深化与皖能、国轩、金太阳等龙头企业合作,尽快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培育未来产业,优先发展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开工建设低空经济先导产业园、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加大整机链主和关键零部件企业招引,争创全省乃至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通讯员 李亚明 包育晓)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1月4日合肥市包河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头部次全体会议上获悉,2025年,该区将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壮大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融创秀场等大型商业项目开业;建设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15个;加快奇瑞汽车产业园落地;打造3~5个具有行业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省非遗馆等大型场馆投入运营;建设紫云山(包河)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园区;发挥全省直播经济总部基地优势,集聚短视频和网络直播企业700家左右,力争产业收入突破50亿元;系统谋划巢湖16.8公里黄金湖岸线,推进包公园文旅集聚区改造升级。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今天这场重要活动在巢湖岸边举行!

今天这场重要活动在巢湖岸边举行!

  9月19日上午,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重要活动之一——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园区运营启动仪式在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主入口广场举行。   省政府外事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年宝,省经信厅二级巡视员包军,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潘功进,市委常委、区委书记程雪涛,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文松,市政府外事办党组书记、主任刘鹏,副区...

华安证券与巢湖市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

华安证券与巢湖市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

  近日,华安证券与巢湖市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就投资银行、研究咨询、产业投融资、资产管理等服务与风险管理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推动巢湖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实体经济行稳致远。华安证券党委副书记、总裁杨爱民与巢湖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斌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杨爱民表示,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和“三地一区”的建设者,华安证券将结合政府和企业的需求,担当“金...

厉害!总投资约10亿元巢湖又一重大项目签约!

厉害!总投资约10亿元巢湖又一重大项目签约!

  省供销社党组副书记、监事会主任张海林,省供销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崔继华,巢湖市委书记、安徽巢湖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耿延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生,市领导周恩平、王兴涛、许汉生等出席签约仪式。   巢湖当前正处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确立了建设生态绿色的山水名城和创新开放的产业新城的新定位,创新和安巢经开区融合发展的新体制,打造“4+1”发展新平台,新项目、大项目纷...

发展新产业发掘新动能——巢湖市散兵镇签约2个亿元项目

发展新产业发掘新动能——巢湖市散兵镇签约2个亿元项目

  9月2日上午,巢湖市文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9万吨氢氧化钙项目、巢湖市巢阜报废汽车回收有限公司年回收拆解8000辆报废汽车项目在散兵镇集中签约。散兵镇人大叶圣、有关企业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   叶圣表示,近年来散兵镇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从单一的新型建材产业转变为多产业共同发展,涵盖渔网、再生纸、环保砖、生物质燃料等;此次签约的2个项目,壮大了...

发表于:2021-11-13

发表于:2021-11-13

  11月12日下午,科技有限公司与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就“合肥大恒智慧能源智造基地”项目达成合作,并举行签约仪式。   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卫东,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亚斌,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吴斌,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黄治斌,以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与大恒能源总经理谢申衡先生共同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

合肥3条农村公路获评省级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

合肥3条农村公路获评省级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

  3月17日,从合肥市交通运输局获悉,2022年度安徽省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名单于近日公布,合肥肥西县丰乐至铭传公路、巢湖市童沿路、庐江县庐枞路等3条农村公路上榜。   肥西县丰乐至铭传公路。合肥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丰乐至铭传公路位于肥西境内,全长34.587公里,路基宽8-10米,路面宽6.5-7米,全线为沥青路面,是肥西县内...

合肥从环河时代·到滨湖时代·再到环湖时代的背后!

合肥从环河时代·到滨湖时代·再到环湖时代的背后!

  合肥, 从环河时代·到滨湖时代·再到环湖时代的背后!   合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从环河时代,到滨湖时代,再到环湖时代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晰洞察合肥市域空间战略规划不断拓展的脉络,历经多次迭代,已然成为尽纳全省精华资源的现代化国际都市。一   合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从环河时代,到滨湖时代,再到环湖时代的...

合肥拿出265亿元支持科技强农

合肥拿出265亿元支持科技强农

  1065万支持农业首席专家工作室、5000万支持粮油优质绿色生产、4359万元支持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内水稻……记者近日从合肥市财政局了解到,合肥市落实2022年度资金2.65亿元,“真金白银”支持科技强农。   在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合肥市级财政安排1065万元,支持农业首席专家工作室、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乡村振兴科技帮扶团队建设以及乡村企业家“百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