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粮食仓库及面条生和包装车间罗河镇罗河社区新民粮油厂区内环评报告pdf
万粮食仓库及面条生和包装车间罗河镇罗河社区新民粮油厂区内环评报告.pdf
2018-01-17发布于贵州
万粮食仓库及面条生和包装车间罗河镇罗河社区新民粮油厂区内环评报告.pdf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万粮食仓库及面条生和包装车间罗河镇罗河社区新民粮油厂区内环评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送审稿) 项目名称: 4 万吨粮食仓库及面条生产 和包装车间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庐江县新明粮油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7年3 月 1 第 页 2 第 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评价工作资质的单 位编制。 1 —— 30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个字(两 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 止地点。 3 ——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 ——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 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 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 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 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 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 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 复。 3 第 页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4 万吨粮食仓库及面条生产和包装车间项目 建设单位 庐江新明粮油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张孝明 联系人 张孝明 通讯地址 庐江县罗河镇罗河社区 联系电话 传线 建设地点 庐江县罗河镇罗河社区庐江新明粮油有限公司现有厂区东侧 立项审批部门 庐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庐发项[2017]44号 谷物仓储(G5911)、米 建设性质 扩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面制品制造(C1431) 占地面积 18512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平方米) 总投资 其中:环保投资 环保投资占总 2000 12 0.6 (万元) (万元) 投资比例(%) 评价经费(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7年9 月 一、项目概况 庐江县新明粮油有限公司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粮食生产化龙头企 业,成立于2005年4 月29 日。公司拥有日处理150 吨的粳米和糯米生产线 吨的烘干中心,工艺设备国内一流。仓储容量近4 万吨,年粳米加工 能力4 万吨,主产品“笑弯腰”牌系列大米畅销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云 南等地。公司总资产3500 万元,注册资本1500 万元,现有员工85人,其中专业技 术人员28人。 为满足公司发展需要,庐江县新明粮油有限公司决定在庐江县罗河镇罗河社区新 建4 万吨粮食仓库及面条生产和包装车间项目,该项目已通过庐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庐发项[2017]44 号文通过备案。 庐江县新明粮油公司现有项目(即西侧老厂区),位于本次新建项目西侧,紧邻 本项目。2007年,公司建设500 万公斤粮食储存和日产150 吨粮食精加工项目环境影 4 第 页 响登记表,于2007年7 月2 日取得庐江县环保局审批意见,并于2008年3 月4 日经 庐江县环保局验收;公司2012 年建设1.5 万吨原粮烘干生产线 万吨原粮烘干生产线项目进行技改扩建,购置PRO-300H 烘干设备12 套,将原烘 干线t/h 导热油锅炉改为 10t/h 导热油锅炉,项目建成后大约需烘干3 万吨原粮,目 前该项目的环评已通过审批 (庐环审[2017]1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 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受庐江新 明粮油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 位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本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厂址周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收 集了当地的环保、水文、气象、地质等有关资料,按有关技术要求编写了本环境影响 报告表。 二、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 10314m2,其中:标准化仓库4 栋计6858m2,面条生产车间 1728m2,包装车间1728m2,配套道路、绿化、给排水变配电等设施;购置相关机械 设备。达年产1.8万吨面条、存储4 万吨粮食的生产能力,具体建设内容见下表1-1: 表1-1 项目建设主要组成一览表 工程 建设名称 工程内容 工程规模 依托关系 类别 建筑面积 1728m2,3层厂 面条生产 房,购置卧式和面机、圆盘 新建 车间 熟化机、压面机、挂面刀、 达年产1.8万吨面条的生 电烘箱等面条加工设备 产能力 建筑面积 1728m2,3层厂 面条包装 房,购置面条包装机等设 新建 车间 备,用于成品面条的包装 主体 共设4 栋粮食仓库,平房 工程 仓,均为一层,层高大于8 米,其中1#、2#、3#厂房 建筑面积均为1728m2,4# 原粮仓库 仓库建筑面积为1674m2, 总仓储能力为4 万吨。 新建 1#、2#、3#、4#厂房作为本 公司原粮仓库,仓库中原粮 均当年进行生产加工,仓库 不进行熏蒸 辅助 原粮仓库 位于原粮仓库内部,包括检化验室、中心控制室、变配 新建 5 第 页 设施 辅助用房 电室、地磅房、机修间、消防泵房、门卫 依托西侧老厂 办公楼 依托西侧老厂区,位于老厂区北侧 1F,1栋 区 依托西侧老厂 职工食堂 依托厂区内已建,位于西厂区东侧,办公楼南侧 区 供水系统 罗河镇供水管网 新建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本项目无生产废水,根 据 《3 万吨/年原粮烘干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 依托西侧老厂 排水系统 评价报告,老厂区拟新建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因此本 区 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和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后外排 公用 供电系统 庐江县供电电网 新建 工程 本项目面条烘干工序所需热源,由电能提供;部分原粮 原粮烘干依托 供热 需烘干,烘干工序依托西侧老厂区 (已通过环评审批, 老厂区 见附件),因此本次环评内容不包括原粮烘干 消防 设置一个消防水池,容积148.5m3 新建 空调 通过分体式空调调节温度和湿度 新建 共设4 栋粮食仓库,均为单层厂房,层高大于8米,其 中1#、2#、3#厂房建筑面积均为1728m2,4#仓库建筑 贮运 储存工程 面积为1674m2,1#厂房用于放置面条成品和原料;2#、 新建 工程 3#、4#厂房作为本公司备用粮食仓库,总仓储能力为4 万吨。 转运系统 厂内叉车运,厂外为货车运输 新建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本项目无生产废水,根 据 《3 万吨/年原粮烘干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 依托西侧老厂 废水治理 评价报告,老厂区拟新建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因此本 区 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和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后外排 加强厂区通风,设置排气扇,皮带输送机均采用全密闭 环保 形式进行作业工作,在卸粮过程中可采用两边围挡的形 废气治理 新增 工程 式,原粮初筛粉尘通过振动筛自带的布袋除尘装置处理 后无组织排放 噪声治理 合理布局、隔声降噪、距离衰减 新增 面条边角料和废包装材料:外售相关单位综合利用 新增 固废治理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新增 三、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及周边关系 本项目大门位于厂区北侧,面条生产车间位于厂区北侧,包装车间位于厂区东侧, 4 栋粮仓位于厂区南侧,办公区域依托东侧老厂区,紧邻本新建厂,生产、仓储和办 公区域,互不干扰,紧密联系,因此平面布置合理。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 建设项目 平面布置图。 本项目位于庐江县罗河镇罗河社区,北侧为庐枞路,西侧为新明粮油有限公司现 6 第 页 有厂房,东侧为厂房,北侧为罗河镇政府和茗德新都,详见附图2 项目周边关系图。 四、主要生产设备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详见表1-2。 表1-2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单位 1 卧式和面机 / 8 台 2 圆盘熟化机 / 4 台 3 压面机 / 4 台 4 面条生 挂面刀 / 4 台 5 产和加 剪齐机 / 4 台 6 工车间 切面机 / 4 台 7 贮存箱 / 4 台 8 电烘箱 / 2 台 9 包装机 / 4 台 10 移动式皮带输送机 / 4 台 11 移动式初清筛 (带除尘系统) / 4 台 12 原粮仓 离心式通风机 / 8 台 13 储 固定式制氮机组 / 1 套 14 汽车衡 / 1 套 15 粮情自动监控系统 / 1 套 五、原辅材料及能耗 本项目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详见表1-3。 表1-3 项目原辅材料及能耗消耗量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小麦粉 t/a 17295 外购 2 食盐 t/a 175.4 外购 3 原粮 t/a 40000 存储量,水分含量小于20% 3 水 t/a 7596.6 庐江县供水管网 4 电 kwh/a 50 万 庐江县供电电网 表1-4 项目产品方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挂面 t/a 18000 7 第 页 表1-5 拟建项目面条加工线物料平衡表 名称 入方 出方 序号 1 小麦粉 17295 面条成品 18000 生产过程中的无组织 2 食盐 175.7 1.7 原料粉尘 3 新鲜水 5400 蒸发损耗水 4860 4 面条边角料 9 总计 22870.7 总计 22870.7 六、公用工程 1 ()供、排水 供水:本项目供水由庐江县供水管网提供,用水量为7596.6t/a。 排水: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 GB8098-1996 设施处理达到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一级标准排放。 2 ()供电 50 kWh/a 庐江县供电电网,供电量 万 。 3 ()供热 本项目面条烘干工序所需热源,由电能提供;部分原粮需烘干,烘干工序依托西 侧老厂区 (已通过环评审批),因此本次环评内容不包括原粮烘干。 4 ()消防 设置一个消防水池,容积148.5m3。 5 ()空调 通过分体式空调调节温度和湿度。 七、劳动定员 60 330 本项目劳动定员 人,年生产 天,单班制。不设住宿,食堂依托东侧老厂 区。 八、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2012 2012 本项目不属于 《限制用地项目目录 ( 年本)》和 《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 2011 2013 年本)》中限制和禁止用地之列;对照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年本)》( 年修正),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可视为允许类;项目所使用的设备不属于 2017 2 21 淘汰类设备之列,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于 年 月 日获得庐江县发 8 第 页 展与改革委员会文件 (庐发项【2017】44号)。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九、选址合理性分析 (1)城市规划合理性分析 根据庐江县建设工程规划方案批前公示,本项目用地性质属于仓储用地,因此项 目用地性质符合罗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 (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项目区域内无名胜古迹、风景区及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环境敏感点。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3 修正)》 ,本项目 不属于“淘汰类”、“限制类”,为允许类,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本项目已获庐江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文件 (庐经信字 【2017】44号),项目符合 地方产业政策要求。 (3)区域环境区划合理性分析 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能满足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2012)中二级 标准;声环境均能满足GB3096-2008 中2 类标准。 项目建成后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影响较小,区域环 境可保持现有规划功能要求。由以上分析可知,项目符合区域环境区划要求。 表 1-6 选址方案论证分析汇总表 序 号 分析项目 分析结果 1 国家产业政策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 城市总体规划 符合当地相关规划 3 环境功能区划 项目运营后不降低各类环境功能 4 对外交通 便利 5 供电、供水条件 充分具备 6 环境管理制度 具有较完善的管理制度 结 论 选址可行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庐江县新明粮油公司现有项目(即西侧老厂区)环评审批及验收 情况 庐江县新明粮油公司现有项目(即西侧老厂区),位于本次新建项目西侧,紧邻 本项目。2007年,公司建设500 万公斤粮食储存和日产150 吨粮食精加工项目环境影 9 第 页 响登记表,于2007年7 月2 日取得庐江县环保局审批意见,并于2008年3 月4 日经 庐江县环保局验收;公司2012 年建设1.5 万吨原粮烘干生产线 万吨原粮烘干生产线项目进行技改扩建,购置PRO-300H 烘干设备12 套,将原烘 干线t/h 导热油锅炉改为 10t/h 导热油锅炉,项目建成后大约需烘干3 万吨原粮,目 前该项目的环评项目建成后达烘干3 万吨原粮的能力,目前该项目的环评已通过审批 (庐环审[2017]1号。 2、现有项目(即西侧老厂区)建设情况 表1-7 原厂区项目建设主要组成一览表 工程 建设名称 工程内容 工程规模 类别 全厂年设计烘干原粮3 万吨,实 烘干中心 粮食烘干线 万吨 (按原粮 主体 仓储量的50%计) 工程 2 精米加工 建筑面积约600m ,日产 150 吨 粮食加工生产线一条 车间 粮食精加工 (年产约49500 吨) 锅炉房 10t/h 导热油锅炉 辅助设 办公楼 位于整个厂区西北侧 1F,1栋 施 职工宿舍 位于厂区东侧 职工食堂 位于厂区东侧,办公楼南侧 供水系统 罗河镇供水管网 公用工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本项目无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污水 排水系统 程 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后外排 供电系统 庐江县供电电网 运输系统 汽车外运,厂内叉车运输 贮运工 转运系统 厂内叉车运、输皮带运输机,厂内建有中转仓 程 设置3个原粮仓库 (仓储能力为1.5 万吨),一个中转仓,一个成品 储存系统 仓;仓库中原粮均当年进行生产加工,仓库不进行熏蒸 废水治理 生活污水依托厂区已建化粪池预处理后,新建地埋式一体化处理措施 输送、提升、卸粮粉尘:移动式捕集罩和袋式除尘器收集处理;提升 机密闭设置 废气治理 烘干粉尘:烘干设备自带旋风除尘器 环保工 程 锅炉废气:水膜除尘器+一根至少25米高排气筒排放 噪声治理 合理布局、隔声降噪、距离衰减,对高噪声设备安装减振基座 锅炉除尘粉尘及炉渣:外售相关单位综合利用 固废治理 除尘器收集粉尘:收集粉尘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第 10 页 3、现有项目(即西侧老厂区)污染物产生、治理及排放情况 现有项目原辅材料见表1-3,现有项目主要设备见表1-2,现有项目中精米加工生 产工艺流程图见下图1-1,原有项目粮食烘干工艺流程见图1-2: 图1-1 现有项目精米加工生产流程 11 第 页 图1-2 现有项目粮食烘干工艺流程 表 1-8 现有项目精米加工线物料平衡表 单位:t/a 名称 入方 出方 序号 1 稻谷 70373.8 优质大米 49500 2 皮糠碎米等 21000 3 除尘器收集粉尘 66.825 4 碎石及颗粒物 70.3 5 外排粉尘 0.675 6 新鲜水 330 蒸发损耗水 66 7 总计 70703.8 总计 70703.8 图1-3 现有项目精米生产线物料平衡图 单位:t/a 2、现有项目(即西侧老厂区)污染物产生、治理及排放情况 (1)废水 现有项目用水主要为生产过程中抛光用水、生活用水和绿化用水。 抛光用水:大米加工过程中抛光需要少量工艺水。抛光时按一定比例进行均匀着 喷雾水,使大米表面润湿,有利于米粒表面糠粉分离,同时在擦离抛光压力和抛光过 程中产生的摩擦温度下使大米表面淀粉糊化形成胶质层,从而达到提高大米光亮的目 的。根据企业提供资料,则抛光用水量330t/a (1t/d)。 生活用水:原有项目员工人数60 人,按每人每天100L 水计算,年工作330 天, 第 12 页 则年用水1980t,生活污水排放系数区0.8,则排放量1584t/a,项目生活污水污染物产 生浓度分别为COD:300mg/L、BOD :200mg/L、SS:200mg/L、NH -N:25mg/L, 5 3 动植物油:25mg/L。 2 2 绿化用水:原有项目绿化面积约2000m ,绿化用水量1.3L/m /次,按每年浇灌100 天计,则年用水260t。 图1-4 原有项目水平衡图 (单位:t/d) (2)废气 ①粉尘 精米加工生产线粉尘:在进行大米加工的过程中,因稻谷表面携带粉尘或砻谷后 形成的粉尘,在磁选、碾米、色选、抛光等各工序均有粉尘产生。根据 《头部次全国 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1310 谷物磨制行业产排污系数表中“稻谷碾 磨工业粉尘产排污系数为0.015kg/吨产品”,则项目精米加工车间粉尘产生量为 0.675t/a。根据 《头部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1310 谷物磨制 行业”中“2.4 其它需要说明问题:根据谷物磨制的行业生产特点,将除尘设备视为生产 设备,因此,本行业工业产排污系数相等”,粉尘产生量与排放系数相等,即工艺粉 尘排放量0.675t/a。各个工序产尘点通过风机抽取气流形成负压,产生粉尘随负压气 流蕞终进入布袋除尘器处理后废气在车间内排放,大部分沉降在车间内,微量粉尘呈 无组织形式通过门窗及墙体之间的缝隙排放到外环境中。 输送卸粮、烘干粉尘:在烘干作业过程中由于粮食的频繁运输、粮粒的运动和摩 擦而产生粉尘污染,在进出粮运输、提升、卸粮、烘干过程中会有粉尘泄漏出来,根 据企业以往经验,总过程粉尘产生量为2.1t。 第 13 页 由于需烘干的粮食为含水率相对较高,本次环评取项目在进出粮运输、提升、卸 粮中产生粉尘量占总产生量的50%,即项目在此工段中粉尘产生量为1.05t。皮带输送 机、提升机均采用全密闭形式进行作业工作,在卸粮过程中可采用两边围挡的形式, 进一步减少粉尘无组织排放量。采用上述措施后,粉尘无组织排放量按照产生的25% 计算,无组织排放量为0.262t/a。 烘干粉尘:来粮进入烘干中心,随着粮食水分不断减少,粮粒的运动和摩擦产生 粉尘量为1.05t/a,烘干设备自带除尘器,除尘器处理效率为90%,粉尘收集量0.945t, 其余粉尘为无组织排放量为0.105t/a。 ②锅炉废气 项目每年烘干3 万吨粮食,利用新增的10t/h 导热油炉,锅炉采用生物质成型颗 粒作为燃料进行烘干,烘干含水率以粮食蕞高含水率20%烘干至含水率为14.5%,根 据核算成型生物质颗粒使用量351t/a。根据成型生物质颗粒组成成分中含硫量为0.1%、 含氮量0.15%、灰分5%,和 《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 (2010修订版)计算各 污染物产生量。锅炉粮食收购季 (10~12 月)约100 天,锅炉日运行15 小时,项目所 3 使用的锅炉型号为YLW-5900MA,配套风机风量为28000m /h。 表1-9 原有锅炉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一览表 大气污染 产污系 产生浓度 产生 排污系 排放浓度 排放量 治理措施 物 数kg/t mg/m3 量t/a 数kg/t mg/m3 t/a 二氧化硫 1.7 21 0.597 采取水膜除尘 1.39 17 0.488 后尾气引入一 烟尘 0.5 6.3 0.176 根25米高排气 0.065 2.3 0.023 氮氧化物 1.02 12.8 0.358 筒排放 1.02 12.8 0.358 ③食堂油烟 现有项目职工60 人,根据类比统计,平均耗油量约为0.03kg/ (人.d),约0.54t/a; 油烟挥发量按照2.5%计,则油烟产生量为0.0135t/a,经抽油烟机处理通过烟气管道引 至楼顶排放,油烟机处理效率75%,则油烟排放量0.0034t/a。 (3)噪声 现有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厂区设备噪声;通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等措施降低噪 声对环境的影响。经监测厂界噪声符合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2 类区标准要求。 (4)固废 第 14 页 现有项目精米加工生产线固废主要为四部分,①初筛、去石产生的砂石及颗粒物 等该部分产生量约占原料的0.1%,约70.3t/a,委托环卫清运;②大米加工过程中产生 的皮糠、碎米、大糠,抛光粉约21000t/a,可作为饲料出售;③除尘收集的粉尘66.825t/a; ④废包装材料约2t/a,由厂家回收再利用。 (5)现有项目污染物汇总 表1-10 现有项目污染物排放汇总表 (单位:t/a) 种类 污染物名称 产生量 排放量 污染防治措施 达标情况 废水量 1584 1584 地埋式一 COD 0.4752 0.1584 体化污水 处理措施 BOD5 0.3168 0.0317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 进行处理, 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SS 0.3168 0.111 达到《污水 生活 达到《污水综合排放 综合排放 污水 NH -N 0.0396 0.0238 标准》 3 标准》 (GB8978-1996)一 (GB8978 级标准排放(整改中) -1996)一 动植物油 0.0396 0.0158 级标准排 放 锅 二氧化硫 0.597 0.488 采取水膜除尘后尾 炉 烟尘 0.176 0.023 气引入一根25米高 房 氮氧化物 0.358 0.358 排气筒排放 精米加工设备自带 精米加工粉尘 67.5 0.675 除尘设备处理 废气 移动式捕集罩+袋式 达标排放 运输提升卸粮粉尘 1.05 0.105 除尘,密闭运输 烘干设备自带除尘 烘干中心粉尘 1.05 0.105 设备 油烟机+烟气管道引 油烟 0.0135 0.0034 至楼顶排放 砂石及颗粒 70.3 0 环卫清运 皮糠碎米等 21000 0 作为饲料外售 精米加工收集的粉尘 66.825 0 外售 各项固废 废包装材料 2 0 厂家回收 固废 均得到有 运输卸粮及烘干除尘收集粉 1.859 0 环卫清运 效处置 尘 锅炉除尘收集粉尘及炉渣 54.718 0 外售综合利用 生活垃圾 9.9 0 环卫部门清运 3、现有项目存在的环保问题及整改措施 根据现场踏勘,现有项目存在的环保问题及建议的整改措施见下表。 第 15 页 表1-11 原有项目存在的环保问题及整改措施 序号 存在的环保问题 建议整改措施 生活污水经化粪 由于罗河镇目前暂未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采取化粪池 1 池处理,未做进一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步处理排放 (GB8098-1996)一级标准排放 根据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成型生物质 锅炉房烟囱高度 2 燃料锅炉排放标准参照燃煤锅炉要求,要求锅炉烟囱高度不少于 不符合要求 25m 目前现有项目正在整改中,待本项目建成后,相关整改措施已完成,因此本项目 无需再次整改。 第 16 页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 性等) 一、地理位置 庐江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丘陵南部,属合肥市管辖。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0°58′~ 31°33′与东经117°00′~117°33′之间。南北长62 公里,东西宽52 公里,面积2352 平 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7%。该县北滨巢湖与肥西县、合肥市、肥东县、巢湖市隔 湖相望,东与巢湖市巢南地区及无为县接壤,南与枞阳县相连,西南与桐城市为邻, 西连舒城县,北接肥西县,距省会合肥市南70 千米。庐江地处多条高速公路、铁路 交汇点,交通十分便捷。县城距铜陵长江大桥70 公里,距南京禄口机场200 公里; 京九铁路合九段 (合肥 ─九江)、沪蓉高速公路合界段 (合肥-界子墩)、合安段 (合 肥-安庆)、合铜黄 (合肥-庐江-黄山)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水路南入长江,北进巢湖。 罗河镇距庐江县城南37 公里,毗邻枞阳、桐城二县市。全镇辖 11个村、2 个街 道居委会,面积118.9平方公里,人口6.9 万人,耕地4.7 万亩。罗河镇水陆交通便捷, 境内资源丰富。合铜公路、合铜黄高速横穿全镇,与罗庐公路呈“丁”字型相接,构筑 了罗河与外界相联的公路网。罗昌河经白荡湖入长江,自古就是水路运输的主航道。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罗河铁矿、大包庄铁矿因储藏量大、品位高被载入中学地理 教科书,闻名遐迩。旅游景观独具特色,其中弱母子陵坐落在新生村,占地面积 1.5 平方公里,石碑万余块,别具一格,游人络绎不绝。 本项目位于庐江县罗河镇罗河社区庐江新明粮油有限公司厂区内,详见附图1建 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一、地形、地貌 “ 县域境内有低山、丘陵、圩区和湖泊,山丘起伏,圩畈相间,素有 东丘、南岗、 ” 西山、北湖 之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貌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沿湖平原圩 区,地势较低,海拔6-10m,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6.7%;东南西部低山丘陵区,海拔 在100-595m,占全县总面积的18.0%;中部丘陵地区,起伏和缓,圩、岗、畈错杂分 布,面积占全县的54.3%。境内地形多样,山明水秀,适合多种经济发展。 第 17 页 二、土壤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是:丘陵地区形成的土壤母质主要是下蜀系黄土,沿巢圩 区的土壤母质以江河冲积物为主,庐南圩区土壤母质多为湖相沉积物,低山区土壤由 花岗岩、正长岩、片麻岩、石灰岩和紫色沙岩等母质形成。据土壤普查资料,已查明 庐江县共有6个土类 (水稻土、潮土、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岩土和沼泽土),14 个 亚类,45个土属,74 个土种。土壤养份情况为:从有机质含量来看,养份较高的主 要为潴育型水稻土,面积4.2 万公顷;其余土壤有机质含量均为一般,含量为17.5- 21.9g/kg,PH 值为5.8-6.5。全县土壤全氮含量中等,为0.95-1.12g/kg。耕作土壤速 效磷含量为6.5-10.8mg/kg,速效钾含量为59-80mg/kg,属中等水平。 三、气候、气象 庐江县属副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 中等特点,夏季盛行东南风,炎热多暴雨;冬季多西北风,干燥寒冷。区内多年平均 气温15.8℃,炎热期在每年的七、八月份,平均气温27.7℃,极端蕞高气温41.3℃; 2.3 -13.7 寒冷期在每年的十二月份至次年的二月份,平均气温 ℃,极端蕞低气温 ℃; 区内雨量充沛,降水量年内各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梅讯季节6~9 月,多年平均 降水量1220.6mm,年蕞大降水量1988mm (1991年),年蕞小降水量631.3mm)(1978 1076mm 5 8 年),梅雨期蕞大降水量 ,每年的 ~ 月为丰水期,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 的57~70%,11月至次年的1月为枯水期,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9.6%。多年平 1200 1600mm 230 76 80% 均蒸发量 ~ ,无霜期 天,年平均相对湿度 ~ 。 四、水文 境内主要河流有航埠河、白石天河、西河、黄泥河、兆河、塘串河、孔城河、罗 埠河、金牛河、柯坦河等,其中航埠河、白石天河、兆河入巢湖,孔城河、县河、黄 32 82.7 泥河、瓦洋河入黄陂湖。北湖巢湖在庐江县境内岸线长 公里,水域面积 平方 公里;中部面积26.6平方公里。较大的水库有张院水库、金汤水库、虎洞水库、果元 山水库等。 37 11 2 罗河镇距庐江县城南 公里,毗邻枞阳、桐城二县市。全镇辖 个村、 个街 118.9 6.9 4.7 道居委会,面积 平方公里,人口 万人,耕地 万亩。罗河镇水陆交通便捷, “ ” 境内资源丰富。合铜公路、合铜黄高速横穿全镇,与罗庐公路呈 丁 字型相接,构筑 第 18 页 了罗河与外界相联的公路网。罗昌河经白荡湖入长江,自古就是水路运输的主航道。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罗河铁矿、大包庄铁矿因储藏量大、品位高被载入中学地理 教科书,闻名遐迩。旅游景观独具特色,其中弱母子陵坐落在新生村,占地面积 1.5 平方公里,石碑万余块,别具一格,游人络绎不绝。 本项目评价区域主要河流为罗昌河。 罗昌河位于罗河镇,河流依镇而过,自古就是水路运输的主航道,也是罗河镇内 唯一的一条河流。罗昌河西邻枞阳河流域,东、北与西河水系为界,南临长江。罗昌 河源出庐江县南缘姚家楼,东南流,至罗河折南流,于白石西南注入白荡湖,穿过湖 区于后湖咀出湖,经白荡闸注入长江,全长47 公里。流域面积775平方公里,其中 山区168平方公里,丘陵405平方公里,圩区145平方公里,湖泊57 平方公里。枞 阳县境河宽80米,底宽60米,洪水深度6米,枯水深仅0.5米,比降1/1400~1/10000。 白荡闸上历史蕞高水位为14.49米。罗昌河是白荡湖水系一主要支流,位于长江左岸。 流域面积477平方千米,河长47.6千米,跨安徽省庐江、枞阳两县。罗昌河流域西临 枞阳河流域,北以西河水系为界,东以横埠河为邻,南至白荡湖。见附图4 建设项目 区域水系图。 五、植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 县域内原始植被已无存,现有植被主要为人工林和少部分天然次生林,主要集中 在西北部低山丘陵地区,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 树纯林,乔木类以杉、松、泡桐、麻栎、苦槠、枫香、化香、毛竹为主;灌木类为山 茶、山楂、杜鹃为主;北部沿江洲圩区平原主要是农作物,人工林树种为意杨、柳树、 刺槐等。 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有多种水、涉禽、繁殖种包括小 、池鹭、苍鹭、白 胸苦恶鸟、董鸡、灰头麦鸡、金眶 和环颈鸽、越冬鸟大白鹭、赤麻鸭、绿翅鸭、花 脸鸭、绿头鸭、凤头麦鸡、鹤鹬、白腰 、草鹬、林鹬、扇尾沙锥和红嘴鸥。豆雁、 鸿雁、白眉鸭和鹬是过境鸟。 第 19 页 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社会经济 庐江县地处皖中,北濒巢湖,南近长江,西依大别山脉,紧邻省会合肥,辖 17 个镇,面积2348平方公里,人口117.94 万,庐城城区人口23 万。2015 年全县实现 生产总值156.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3%。2012 年,实现规模上工业增加 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财政收入达34.02、144.49、57.95和20.25 亿元,分别增长26%、68.2%、17.4%和35%,分别高于全市8.6、44.5、0.7 和23.7 个百分点,分别位居全市 (四县一市)第3、1、4 和2 位。2015年上半年全县实现生 产总值 (GDP)67.2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4%,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一季度放缓 3.1和0.2 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实现11.6、30.0 和25.6 亿元,分别增 长3.9%、12.6%和8.7%,三产业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7.9:43.4:38.7 调整为17.2:44.8: 38,二产比重同比上升1.4 个百分点。上半年,工业比重达36.3%,同比提高2.4 个百 分点,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达54.7%,同比提升5.4 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活 跃。上半年,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6.9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近七成,达69.9%, 增长9.6%,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和公有经济0.2 和0.8个百分点。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财政收入达21.3、94.1、30.1和10.4 亿元,分别增长16.4%、57.1%、13.3%和8.4%,分别位居全市 (四县一市)第2、1、 1和4 位。 二、教育文化卫生 庐江素有“好学之邦”的美名,历史上以科甲起家,以著书立说名垂于世者络绎不 绝。这种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在今天得到了更广泛和大力的弘扬,全县现共有中小学 448所,其中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20 多所。有百年校史的庐江中学已为国家培养数万 名高材生,现为全省示范高中。全县每年向全国各地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达5000 余 人。 历史悠久的庐江大地,灿烂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人文荟萃,人杰 地灵。成百上千的业余作者的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编册出集,书法、绘画、 美术、工艺品,传播于海内外。竹雕、微书已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 现拥有比较健全的医疗、预防、保健和中医服务体系。庐江县人民医院,医院本 第 20 页 部现占地面积4.7 万平方米,医疗用房建筑面积6.92 万平方米,新建的门诊内科医技 综合楼建筑面积达3 万平方米。2012 年门诊量41.3 万人次,急诊2.72 万人次,出院 3.63 万人次,与2011年的36.6 万人次相比较增长12.8%,病床使用率达127.3%,平 均住院日9.3 天,门诊手术总数3856例,住院手术总数9623例。现有28个临床科室、 12 个医技科室。基本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庐江县中医院,全院现有职工近 500 人,其中高、中级职称120 多人,安徽中医学院兼职副教授7 人,省中医跨世纪 人才2 人,巢湖市名中医2 人,巢湖市学科带头人1人,江淮名中医培养对象2 人, 医学硕士2 人。年门诊量达20 万人次,年住院15000余人次,设11个病区,40个门 诊医技科室,开放床位300 张。在我院的带领下,全县中医药事业得到了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 三、交通运输 庐江已经形成陆水空综合交通网络,并且交通优势进一步强化。县域内有沪蓉高 速、合铜黄高速两条高速公路以及合铜公路、军二路、庐巢路三条省道。铁路目前有 合九铁路 (合肥-九江)穿境而过,并且已经计划兴建北接合九铁路、南接长江沿线铁 路网的庐铜铁路和庐江至南京江浦区的江浦铁路。庐江水运以“江淮运河”为主线,主 要港口有庐江港,龙桥老港区,白湖港,石头港,对外水运航道有庐江至合肥、巢湖 及长江各港口,县域内水运航道有庐江至泥河、龙桥、马尾河、白山、白湖、金牛。 空运方面,尽管庐江境内没有机场,但距离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十几公里,方便快捷。 所以庐江基本形成陆、水、空交通一体化网络,与周边城市都在一小时车程范围内, 形成中间效应。随着庐铜铁路、引江济淮工程的建设,交通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强化。 四、历史文化 庐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汉武帝元狩二年 (公元前121年)建县以来,2100 多年深厚的历史底蕴孕育了庐江六张“名片”:两汉文明之地。庐江民风古朴,文化积 淀深厚。西汉文翁以教育闻名,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是 治理都江堰的头部人,政绩卓著;东汉黄禳高举义旗,为后人称道;三国王蕃通晓天 文、数学,贡献突出;三国名将周瑜火烧赤壁,千古留名。爱国将领故里。涌现了抗 法名将刘秉璋、清朝海军提督丁汝昌、援朝统帅吴长庆、抗日名将孙立人等诸多将领。 勤耕好学之乡。庐江自古有“鱼米之乡”美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粮油生产百强县, 第 21 页 全省茶叶生产、家禽生猪饲养、水产养殖重点县。庐江人历来注重耕读,勤奋好学, 历史上以科甲起家和以著书立说名垂于世者络绎不绝,经史子集多达138部。现在每 年向高等院校输送生源5000 人以上。矿产资源大县。庐江素有“地下聚宝盆”之称,已 探明矿藏33种,铁矿、硫铁矿储量分别占全省的1/3和1/2 以上,铅、锌矿储量居全 省首位,明矾石储量位于全国第二,尤其是蕞近发现的泥河铁矿,矿层和品位属全国 罕见。休闲旅游宝地。素有“温泉之都、风情小镇”之美誉的汤池镇,其温泉闻名遐迩, 堪称“华东头部泉”,4A 级金孔雀温泉旅游度假村已逐步成为华东著名的旅游度假疗养 胜地。 庐江县罗河镇简介 罗河镇距庐江县城南37 公里,毗邻枞阳、桐城二县市。全镇辖 11个村、2 个街 道居委会,面积118.9平方公里,人口6.9 万人,耕地4.7 万亩。罗河镇水陆交通便捷, 境内资源丰富。合铜公路、合铜黄高速横穿全镇,与罗庐公路呈“丁”字型相接,构筑 了罗河与外界相联的公路网。罗昌河经白荡湖入长江,自古就是水路运输的主航道。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罗河铁矿、大包庄铁矿因储藏量大、品位高被载入中学地理 教科书,闻名遐迩。旅游景观独具特色,其中弱母子陵坐落在新生村,占地面积 1.5 平方公里,石碑万余块,别具一格,游人络绎不绝。 龙头企业和集体、个体经济协调发展。庐江纸业有限公司、卉森公司等一大批集 体、私营企业蓬勃发展,为工业富镇做了积极的贡献。基础设施日趋完美。全镇铺筑 了60余公里的砂石公路,2 公里街区水泥路面,形成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邮电、供 电、供水、市场配套设施完备,拥有日产2000 吨的自来水厂和罗河大市场。教育通 过“两基”达标验收;有线电视、无线调频广播覆盖全镇;文明创建有声有色;综治、 信访工作得到加强,社会经济环境稳定。 第 22 页 3.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地面水、 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建设项目庐江县罗河镇罗河社区,本评价委托合肥海正环境监测有限责任公司对 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 一、空气环境 (1)监测方案 拟建项目设置 1个大气监测点位,位于项目区。 (2)监测内容 根据评价区域内现状及拟建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选择可吸入颗粒物(PM )、 10 总悬浮颗粒物 (TSP)、二氧化硫(SO )、二氧化氮(NO )作为监测项目。 2 2 (3)监测时间 监测时间为2017年3 月5 日到3 月11 日,连续7 天,采样点、采样环境、采样 频率的要求按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大气部分)执行。 (4)监测结果 表3-1 环境空气监测结果 单位:ug/m3 采样时 3月10 3月11 标准限 污染物 3月5日 3月6日 3月7日 3月8日 3月9日 间 日 日 值 02:00 26 28 34 18 20 16 29 08:00 28 26 20 22 24 18 33 200 NO2 14:00 32 28 38 26 29 25 36 20:00 30 34 34 28 33 22 30 日均值 42 38 35 37 39 42 24 80 02:00 16 16 14 16 14 17 15 08:00 18 20 12 19 20 22 17 500 SO2 14:00 20 26 18 24 19 25 22 20:00 24 18 22 20 26 20 20 日均值 16 19 27 22 16 38 18 150 PM10 日均值 106 91 116 129 88 120 87 150 由上表可知, PM 、NO 、SO 均满足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 10 2 2 二级标准,项目区域内的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第 23 页 二、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于庐江县罗河镇罗河社区,附近地表水体为罗昌河,执行 《地表水环境 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III 类标准。地表水质监测结果见表3-2。 表3-2 地表水监测数据表 单位:mg/L (pH无单位) 项目
万水暖五金卫浴等各种铜配件生建设江西铜业循环经济基地精深环评报告.doc
万汽车配件万轻轨轨道万电力铁塔构件德清雷甸镇白云南路号德环评报告.pdf
万水泥磨机技改置换环评报告.pdf
万沥青搅拌混凝土德清禹越镇振兴西路号浙江德祥建筑材料杭州环评报告.pdf
万沥青混凝土建设中安路桥工程新中镇楝树口村河南省煤田地质环评报告.doc
万油墨涂料二吴兴区埭溪工业区湖州乐通新材料科技湖州市环境环评报告.pdf
万洁净型煤建设环境影响报告表终稿尚禹洁净煤环评报告.doc
万混凝土外加剂环评报告.docx
2018-2019学年度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头部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docx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
金融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研究.pdf
论保障乡村振兴的涉农法律体系架构.pdf
合作社成员的共生逻辑及其促进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以H省美丽“香”村合作社为例.pdf
中国乡村振兴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pdf
【沪科版预初】方程组及线段与角复习知识点及例题精讲.doc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含答案).doc
销售经理个人年度工作计划.docx
传媒公司广告合同范本.docx
领导干部自画像政治自画像(范本).docx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标准答案.docx
DENON天龙蓝牙音乐系统D-T1操作手册.pdf
梅州户外大型广告媒体项目运作方案.pptx
GB∕T 301-2015 滚动轴承 推力球轴承 外形尺寸(高清版).pdf
《电路》习题答案(邱关源,第五版).pdf
部编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ppt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08101938号-1
ICP经营许可证/EDI许可证:川B2-20180569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