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井潭”——曹操女儿葵花的泪珠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葵花井潭”——曹操女儿葵花的泪珠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文人墨客对于“潭”似乎格外钟情,
“潭”,以其深不可测、清幽静谧的绝美风光,
它的传说与我们今天的主角密切相关
始建于三国时代的庐江县金牛镇,在长达1800余年的历史中,留下了灿烂的民俗文化和一个个动人的历史传说。金牛镇的金牛山上有个石潭,就是著名的“葵花井潭”,当地流传着曹操******和葵花井的故事。
金牛镇的得名就和金牛山相关。孕育了“庐江八景”之一“金牛晚眺”的金牛山,遥距庐城西,孤峰平地起,海拔百余米。山顶岩石上,“绽开”一朵梅,那酷似牛蹄所赐的石花,留下了世代流传、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
相传,古时,山下有户姓南的大财主,谷底捡得一女婴,长大后被皇上招为妃,其养父一不要酬金,二不要官做,却偏偏看上光秃秃的金牛山。据说,与“金牛”连脉的大鼓山下有骇世之宝——金牛、金耙。“金牛金耙,大鼓山下,谁人得之,买动天下。”这种说法在当地广为流传。天子得知情由后,就赐山予他。
拥有金牛山后的大财主,开办大油坊,养了一百头牛拉磨榨油,天天叫牛倌到山上放牛。一天晚上,牛倌赶牛回家后,财主清点牛数,数来数去,却只有九十九头,眼看牛被弄丢了,很生气,锁牛倌于柴房罚站半宿。次日,增派牛倌看放,牛群上山后,他们数了数,却是一百头,十分高兴,以为是头天晚上数错了,但回家牛栏过数,情况和头天一样,还是少一头。第三天,财主自己看着牛倌去放。到了山上,把牛数了几遍,不错,一百。但到了傍晚将要回家时,忽见一头毛色金黄的牛离群,向山顶方向走去。牛倌奋力追,枝叶障目,追着追着,赤金牛不见了。财主忙跑到牛失踪的地方,也不见踪影,只见地上有团形如粪便的乌石。
他只得把那“石头”叫牛倌弄下山,让人辨认,有识者说是金子,足有百余两。财主大喜:果然“金牛”现身!暗地发誓一定要挖出那钻山隐身的屙金牛。于是就把捡回来的“牛屎粪”兑换散金碎银,雇请多人,打造工具,挖山找牛。他们挖呀,挖呀,一连挖了三月零九天,终于在北麓五爪凹触摸到尖尖的牛角。与此同时,牛尾巴也在对面南阳殿现出来了。那受惊的牛不安地晃动着身子,震得山摇地动,惊动了山神地仙。他俩想,这金牛乃当地山川地气之灵所托,怎容得贪财之辈攫取?于是山神变喜鹊,衔来泥鳅,正值晌午时分,落入鼓面:“咚、咚咚……”蹦跳的山鳅提前发出午餐信号,挖得肚中饥渴的伙计们误以为休息吃饭,一哄散去。随后,狂风忽作,乌云翻滚,一道刺眼的金光闪过之后,山顶随一声巨响裂开,一股黑烟蹿出,只见一老叟——土地爷,牵出金牛破山而逃。为叫财主停止挖掘,以免破坏山丘灵气,土地爷特让金牛留下趾印于石坑中的青石之上。财主见此估计金牛已逃,加之雇挖多日,那“屙金”也快用光,遂打消掘牛之念,不久便郁郁死去。
关于这种说法,史书有印证。《太平寰宇记》有记载:“昔有金牛从此山出,奔江,人逐之。故此地有渚,谓之金牛渚。”而《庐江县志》则记载:“镇东有金牛山,传有金牛裂土而出得名。”
金牛一路西北而去,转眼行约十余里,遇一河,便上了渡船,船快靠岸,船夫见那牵牛的白胡子老翁迟迟不给渡钱便索要不休。那牛解意,忙拉屎于船舷,这更惹恼船夫,边骂边拿笤扫向河中,只见得碎金溅水,笤丝闪亮。哦,这不是金子吗?待他缓过神来,那牛和白胡子老翁已不见了。
后人叹曰:南翁敛宝掘金牛,泥鳅击鼓报晌休。土地牵牛西北去,船头遗矢做渡酬。船家未识乌金贵,扫向河中喂蟹鳅。惹得世人空惆怅,时临白水话舍收。
于是,此河便被称作牛屎河,以后形成地名,但嫌不雅,改称牛首河。诚然,金牛山亦因“金牛”裂土而得名。
动人的传说让这座不大的山显得更加美丽神秘,而众多的文物遗址则给金牛山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金牛山是大别山通往巢湖地区的陆路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三国时,魏、蜀、吴屡战于庐江,各据其所。曹操与孙权军队曾对峙于金牛山,曹操屯兵金牛,在此建立“安城”,金牛山一带当时“辐辏十里”,市井繁荣;后来,很多著名的战役都发生在附近;解放战争时期,“金牛山之战”更是载入史册。至今,金牛的古城墙遗址依然可见,饱经沧桑的土城残垣诉说着那段封存久远的烽火岁月,引人无限遐思。
○金牛大扁糖因用葵花井水制作而蜚声四方
金牛山南坡有个石潭,石潭不大,一眼清泉从中汩汩流出。这眼泉水就是当地著名的 “葵花井”。潭深两米,即使遇到干旱天气,泉水也终年不断,且甘洌可口,附近村民以此水煮饭粥、烧茶水,馥香让人沉醉。关于这眼泉水,也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曹操驻扎金牛期间,恰逢大旱,水井干涸,乡民和士兵无水做饭,天天上金牛山祭祀求雨。这天,曹操蕞小的女儿葵花也加入祈雨行列,她跪在石板上,想到不少村民和士兵因干渴而死,不禁潸然泪下,泪珠不断滴在石板上,青石板立即被溶化,化作石臼状,泉水涌出。村民为永铭曹操女儿葵花的贤德,就将此泉名为葵花井。而当地人用此泉水将糖饴做成了一种扁形的食品,香甜可口,进贡给曹操吃后,他大为赞赏,忙问身边的人这叫什么。身边的人说还没想好名字呢。曹操见是扁形,遂赐名说,“就叫大扁糖吧。”从此,金牛大扁糖为世人所知。
当地老人们回忆,五六十年前,金牛镇上的南街,长不过两百米,各色店铺只有三十家不到,但却有五六家清开茶馆。所谓“清开茶馆”是指专门卖茶水、早点,不卖饭菜的茶馆,这些清开茶馆大都打着这井水的招牌揽客,有的茶馆门上更是写着“葵花井中水,荒草尖上茶”。而金牛大扁糖,更是因用此井水制作而蜚声四方。
位于庐江县千年古迹——“慕容城遗址”附近。
传闻只要有人对着水面拍掌且大笑,水面就会轻轻地泛起层层点点的小水泡。
快来 评论区告诉文艺君你的答案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