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巢湖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星河壮阔安徽“问天”

admin9个月前 (09-26)巢湖产业信息15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从新中国头部枚探空火箭在安徽广德成功发射,到中国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在安徽合肥投入运行,安徽“问天”已逾60载。

  斗转星移,甲子轮回。叩问苍穹,矢志不移。4月下旬,随着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陆续举行,航天界人士云集江淮大地。

  以创新为引领的航天事业发展,正化为安徽坚持以创新型省份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生动实践……

  开拓:从“603基地”到“天都实验室”

  1960年9月13日,伴随着喷射腾起的白烟,中国头部枚探空火箭在位于安徽广德的603基地成功发射。安徽自此与航天事业结缘,留下一串串“问天”的奋斗足迹。

  群山怀抱下的603基地探空火箭发射场旧址,52米高的笼式火箭发射架如今依旧巍然屹立在山坳中,它见证了中国航天人的奋斗史,这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头部:成功发射了我国头部枚液体燃料气象探空火箭,成功发射和回收了我国头部枚高空生物试验火箭,成功完成了我国头部次电离层探测试验任务……钱学森、赵九章、郭永怀等都曾在这里一次次点燃梦想。

  2021年12月,承载着“问天”新梦想,国内首个深空探测(天都)实验室由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联合共建成立。

  “选址合肥,主要考虑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中科大、中电科38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大院大所云集,相关科研难题可以更好更快解决。”深空探测(天都)实验室科技发展部部长张哲说,依托城市创新底色,未来深空探测实验室相关的科研成果也可以在合肥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

  据深空探测(天都)实验室执行主任关锋介绍,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行一年来,已实现良好开局。

  第八个“中国航天日”期间,深空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空探测学院”正式挂牌、合肥市深空科学城概念性设计规划发布、鹊桥通导技术试验卫星正式命名为“天都一号”“天都二号”……一系列研究规划及实施方案在合肥公布。

  深空无限,天都为峰。“天都”之名,源自安徽黄山主峰“天都峰”,中国航天再次挂载安徽符号。

  不久后,合肥市的西北郊将再起一座城——深空探测(天都)实验室深空科学城。据合肥市有关部门介绍,这个深空探测综合性研究基地至少能满足8000名科学家的工作生活需要,将围绕深空技术、深空科学、深空资源、深空安全四大领域的12个研究方向,支撑和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

  在深空探测中,小行星防御是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合肥创新产业园,毕业于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的刘毅正在针对小行星防御开展相关科研实验。“开展小行星防御研究工作,是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刘毅在轻松又纯净的科研环境中,天马行空地畅谈着自己的深空探测理想。毕业后回到安徽,他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科研伙伴,计划要将这些理想一步一步实现。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安徽,正踏上新征途。尽管征途漫漫,但那里星河壮阔、星汉灿烂……

  创新:从坐住坐稳“冷板凳”到“栽树工程”

  在安徽合肥,有一座岛,连着火星和月亮。

  合肥科学岛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在地。岛上,有一群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专注于航天前沿技术攻关、卫星载荷研制以及航天器关键组件研发,实验室的灯有时亮到深夜。

  科学岛上又是一个春天,窗外满目青翠。固体物理研究所中,特种航天金属材料研究团队负责人韩福生研究员正指导学生测试“嫦娥钢”材料的拉伸性能。韩福生说,他们研制的“嫦娥钢”拉杆及限力杆成为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登月以及天问一号登陆火星的关键缓冲元件。此外,内耗与固体缺陷研究部研制的“高性能金属减振器”作为重要减振构件保障了卫星载荷的高精度探测。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不断走向未来。

  近年来,安徽省抓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贯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全力探索“从0到1”“从1到N”的发展路径。相关部门滚动编制“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等清单,通过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辅之以集中优势力量协同攻关,多个科研机构研发的自主创新成果进入了航天运输系统、空间基础设施、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航天重点任务中。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内,中科大副教授刘宇在一台大型实验装置前忙碌着。

  “每一个航天器能够成功升空运行,都离不开这个大家伙。”据刘宇介绍,这台正在运行的实验装置正在模拟空间环境。各类航天器在发射之后,会在空间环境中运行,这台实验装置就是通过模拟空间等离子体环境,充分认识人造卫星、空间站等航天器的工作环境,以及这些环境受到太阳风暴等空间天气的影响过程和机理,从而保障航天器稳定运行。“我们的目标是基于人类对空间环境的不断监测,预测空间环境的未来变化趋势,预报空间天气。”

  该实验室在研究过程中发展了多种空间探测技术,部分也在航天领域得到转化应用。例如,在实验室中研发的一种平装探针技术,具有飞行器表面共形的优势,能够在不干扰飞行器工作前提下开展参数测量。“这是中国航天精神的胜利,也是安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下的硕果。”刘宇说。

  安徽珍视航天事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越来越多的安徽“造”正闪耀深空……

  赋能:从“海丝一号”到“巢湖一号”

  和煦的阳光,洒在合肥中安创谷科技园蔚蓝色的玻璃幕墙上,折射出七色的光。

  乘电梯来到A1栋35楼,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展厅大屏上,蔚蓝色的数字地球正跳动着。轻点鼠标,合肥市高清卫星遥感影像图映入眼帘,八百里巢湖、环城公园……一幕幕遥感影像通过卫星视角生动展现着这座城市的样貌。

  在“中国航天日”的主场活动中,中科星图发布了星图地球超算数据工场。“这是一款集遥感技术与超算、智算技术深度融合的高性能处理开放平台,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卫星数据,构建空天数据处理系统,旨在实现光学、雷达、高光谱等遥感数据的智能处理、应用及知识信息的自动处理、提取、分发和服务。”中科星图副总裁、星图地球高级副总裁刘源浩说。

  在合肥,中科星图落地了星图地球、星图测控、星图智慧、北斗伏羲4家子公司,中科星图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已启动建设,将持续推动在线数字地球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应用,拓展应用场景和服务领域,更好地助力安徽省、合肥市打造千亿级空天信息产业生态。

  合肥正在成为安徽省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安徽中安创谷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芳说,中安创谷科技园一期、二期已经挂牌空天信息产业园,作为空天信息产业的先期承载区,将打造“卫星核心组件—卫星测运控—卫星数据应用”的空天信息产业基地和平台,推动要素集聚、创新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天上有一种神秘的“星星”,不论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还是云遮雾绕的白天,它们都可以给地球拍出“高清”大图,犹如“上帝之眼”,窥探着这个蓝色星球上的一举一动。这类神秘的“星星”就是SAR卫星,即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2020年12月,中电科38所自主研发的国内首颗商业SAR卫星——“海丝一号”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太空中自此首度有了“安徽造”的商业SAR卫星。这颗卫星填补了中国商业SAR卫星的空白,也标志着中国商业遥感SAR时代的到来。

  一年多以前,中电科38所研制的“巢湖一号”SAR卫星升空,奔赴浩瀚星辰,与“海丝一号”一起,率先实现国内商业SAR双星组网运行。将全天候、多维度给地球“拍照”,随时提供及时、精准的监测服务,自然灾害发生情况、森林覆盖率有没有变化、交通情况怎样、农作物长势如何,这些地面变化都逃脱不了它的“火眼金睛”。

  “‘海丝一号’实现了商业SAR卫星数据的国产化,随着人工智能的赋能和互联网应用模式的创新,商业遥感卫星的应用将创造更大价值。”中电科首席专家盛磊说。

  安徽还自主研制、发射及参与发射了天链二号、高分十号、墨子号等多颗卫星,并谋划发射碳监测等系列卫星。

  在合肥举办的空天信息产业与商业航天发展研讨会上,安徽省空天信息产业基金正式签约。4月26日,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期间,在空天信息产业峰会上,方正和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李尧琦解读了这个基金。

  “该基金由方正和生与中科星图共同发起设立,引入合肥市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安徽省人工智能母基金,总规模20亿元。”李尧琦说,“基金将发挥各方产业资源优势,专注于投资空天信息及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成长企业,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张亚伟说,安徽省的空天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以合肥、芜湖为带动,以航天宏图、中科星图为牵引,集聚110多家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的产业集群。

  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在安徽,一个千亿级的“空天系”产业生态,正加速向我们走来!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巢湖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50项!安徽省多地7月蕞新拟建、在建的工程项目清单来了

50项!安徽省多地7月蕞新拟建、在建的工程项目清单来了

  中项网发布了安徽省7月蕞新项目部分信息汇总,共50个项目。项目详情如下:   1. 巢湖市春维纺织有限公司巢湖市春维纺织屋顶二期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额:300万元建设单位:巢湖市春维纺织有限公司   2. 望江县太慈镇慈湖行政村老林冲省级中心村项目投资额:370万元建设单位:望江县太慈镇慈湖村村民委员会  ...

【中国之声】巢湖“蔬菜重镇”中垾镇洪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扶贫产业园首试种植大棚莲藕

【中国之声】巢湖“蔬菜重镇”中垾镇洪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扶贫产业园首试种植大棚莲藕

  央广网合肥8月5日消息(记者梁明星 巢湖台记者王旺)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进行时》报道,今年汛期,安徽巢湖受灾严重。这两天,随着天气转晴,“蔬菜重镇”中垾镇开始逐步恢复农业生产,扶贫产业园首试种植大棚莲藕,预计在明年4月份,这批大棚莲藕就将丰产上市。   8月3日,巢湖市中垾镇滨湖扶贫产业园北侧40亩的积水大棚内,一株株已在淤泥里坐实的莲藕嫩芽露出水面。...

产业产业园政策

产业产业园政策

  《关于支持地方招商引资的若干政策》   园区政策:现成带指标工业用地,高标厂房租售,类型多样可分割,园区载体资源丰富;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园区深入推进企业与地区交流合作,加强本土化产业链配套有直接关联。政策附件>   园区厂房多种结构分布,单层、多层、独栋;整租整售、分租分售,为企业提供合适的面积段...

凝心聚力再创佳绩---中煤三建市政公司中标安徽巢湖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三期项目

凝心聚力再创佳绩---中煤三建市政公司中标安徽巢湖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三期项目

  凝心聚力 再创佳绩---中煤三建市政公司中标安徽巢湖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三期项目   2022/6/16 20:50:43矿建勘探   【本网讯】春夏之交,喜讯接踵而来,继库尔勒10万吨/年环己烷仿生催化氧化制备醇酮及二元脂类项目后,中煤三建市政公司凭借良好的市场信誉,成熟的技术方案在竞标单位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安徽巢湖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三期项...

合肥东部新中心即将迎来大变样!

合肥东部新中心即将迎来大变样!

  专注分享行业内的新鲜事,欢迎关注   合肥东部新中心的青年创意田园三期建设即将启动。瑶海区二十埠河流域环境治理及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将通过招标,提升水体自净能力,配套产业园和文旅项目,致力打造一个环境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片区。   蕞近,合肥东部的新变化引发了大家的关注。青年创意田园三期工程即将启动,这可是东部新中心规划里“城市...

合肥产业园

合肥产业园

  安徽巢湖经开区为合肥市管四大开发区之一,位于合肥市东南部,总规划面积189平方公里(其中:半汤城区61平方公里,合巢产业新城1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万人。先后获批 “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中国合肥安全食品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成长力百强园区”“安徽省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等称号。   本地资讯博主(合肥) 头条文章作...

合肥产投集团一行来巢湖调研科技创新工作

合肥产投集团一行来巢湖调研科技创新工作

  7月21日上午,合肥产投集团副总经理丁增长、合肥科创集团副总经理黄叙新等一行来巢调研科技创新工作。巢湖市政府副市长苗宁宁陪同调研,市科技局、居巢经开区以及居巢经开区投资公司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座谈会上,苗宁宁对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居巢经开区、市科技局分别汇报了园区及巢湖市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双方就科技创新工作亮点、发展重难点以...

合肥将打造环巢湖“无废”圈中庙姥山岛打造“无废景区”

合肥将打造环巢湖“无废”圈中庙姥山岛打造“无废景区”

  到2025年,快递绿色包装使用率达到95%以上;完善19张床位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暂存模式;打造环巢湖“无废”圈……3月28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全市“无废城市”建设情况,近年来,合肥市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现已建成投放点4374座,形成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9500吨/日、餐厨垃圾利用能力1600吨/日。   到2025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