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合肥“中关村”环巢湖科学创新走廊即将启动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打造合肥“中关村”,环巢湖科学创新走廊即将启动
11月22日,合肥市政协委员资政会上讨论,“如何将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成全国一流、全球知名的创新高地”,会议同时指出,合肥滨湖科技城规划即将启动,其中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已完成选址。合肥将成为一座冉冉升起的“科技城”。
今年初,《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方案(2017-2020年)》正式获批。这也使合肥成为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城市。
11月22日,合肥市政协委员资政会上讨论“如何将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成全国一流、全球知名的创新高地”,合肥滨湖科技城规划即将启动,其中,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已完成选址。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已经确定选址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位于董铺水库附近。集中区总体规划2200亩,前期600亩土地已经确定,即将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开展前期环评、规划及论证等相关工作。
1、人才扶持:在环巢湖科创走廊中心建立合肥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并通过人才政策创新与激励等政策,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科技创新基地、产业扶持基地、新兴企业孵化基地。
未来,合肥工业大学将着眼“工程管理与智能制造”及“电气工程”等优势方向,布局建设一流学科;而安徽大学将重点建设“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学科群。
2、周边十二镇发展:对于环湖十二镇来说,建设环巢湖科创走廊是一次难得的发展良机。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在于产业培育与发展,没有产业的支撑,特色小镇也就无“特”可有。因此,要充分挖掘各镇现有产业的潜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为打造特色小镇集群夯实基础。
3、发展优势:建设环巢湖科创走廊,巢湖市具备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巢湖市环湖数镇及半岛科学城正处于“科创走廊”中段和“三城”中心。
无论是空间还是土地、环境资源、产业基础、材料能源条件都在区域内首屈一指的。而且,巢湖市科教资源聚集,除原有的两所高校外,一批高校已落户或正在聚集,黄麓大学城初具规模。
4、地铁七号线设计:为了加快巢湖半岛科学城建设,修改合肥市地铁7号线设计,将其东延至巢湖,方兴大道东延至夏阁高速出口的方案应明确,相关的工程建设及早启动并尽可能提速实现建成,早日实现巢湖主城区、巢湖半岛、合巢经开区与合肥市区同城化的交通发展格局。
该项目以滨湖科学城为核心,功能定位是世界级创新联合体,国家级创新策源地,区域级创新主引擎,都市圈创新核心区。
环巢湖科创走廊长约200公里,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包含科学岛、四大开发区,巢湖市、肥东县、包河区、瑶海区等区域。
建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旨在面向未来优先布局前沿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开放式创新平台和创业载体,吸引集聚一批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着力打造全球知名的创新共同体,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全省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合肥市将坚持全球视野、合肥特色,将其打造成比肩美国“硅谷”的创新高地。环巢湖科创走廊建设规划形成初稿,确定了“双1234”的战略方向。
“两个一”的目标为:打造全国一流、全球知名的环巢湖科创走廊,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五大发展同步实现的新路子。
“双叠加”的优势,即:将叠加科教和生态“两大优势”,叠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两大机遇”。
“三融三进”的路径指的是促进创城、产城、学城“三城融合”,实行院校系、徽商系、海归系“三路并进”。
“四系四新”的支撑涵盖的是集成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资本和金融、制度和政策“四大体系”,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四新经济”。
合肥市还坚持生态优先、优化布局,设计了“双融合”的空间结构。一方面,搭建Y形环湖廊道和“一城四区多点”的创新空间结构。
Y形环湖廊道总长约140公里,总面积约840平方公里,包含科学岛、四大开发区和巢湖市、肥东县、包河区、瑶海区等区域。
“一城”为滨湖科学城,包括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国家实验室核心区、教育科研区;
“四区”为滨湖成果转化区、新站产创融合示范区、空港经济示范区和半岛未来科技湾;
“多点”为北航航空小镇、中德芯智小镇以及中庙、黄麓等环巢湖特色小镇。
另一方面,搭建“一环两源多极” 的生态空间结构。
“两源”为巢湖、大房郢-董铺水库两大生态水源,
“多极”为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大蜀山森林公园两大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南艳湖、翡翠湖、王咀湖、柏堰湖、少荃湖、陶冲湖等生态绿心。
安徽省委省政府等四大班子机关于2016年4月1日起搬迁至滨湖新区中山路。截至目前,70余厅局单位已经陆续进驻省府板块。
滨湖2.0金融板块已被大家所熟知,各大金融机构总行相继落户这里,形成了形成了全国在建规模蕞大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未来滨湖金融板块将逐步成为国际化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国家级外包服务产业园区和安徽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示范区
上半年,安徽省发布“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其中,合肥的高端服务业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将成为空间格局的“双核”,目标到2020年,全省服务业全国500强的企业达到20家。
其中提到支持合肥依托滨湖新区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打造国家级金融服务中心 。
中科大国际金融研究院位于滨湖新区广西路与烟墩路交口西南,占地面积约62亩,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
该项目将以金融、大数据、国际化与学科交叉为抓手,汇聚一流师资,引进前沿金融创新理念,培育高端金融人才,建设金融创新创业平台,形成国内金融顶级智库,打造国内领先、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金融研究院。
滨湖目前10大文化场馆已建成2所,在建4所预计2018年全部完成,规划4所预计2020年前完成建设。
已建成场馆:渡江战役馆、安徽名人馆
在建场馆:安徽省百戏城、安徽省美术馆、安徽省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安徽省城乡规划展示馆
规划场馆: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音乐厅、安徽省大剧院 、安徽省博物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