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招商引资“突破年”!今天巢湖这场大会规模空前……
巢湖市委书记、安巢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耿延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合肥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朱胜利、市领导张生、周恩平、王兴涛、许汉生等出席会议。
耿延强强调,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我市招商引资的新局面,再筑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辉煌,为奋力实现“安徽争五强,全国进百强”,加快建设生态绿色的山水名城和创新开放的产业新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面开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巢湖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山水生态资源,当前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为我市下一步招商引资工作和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良的基础和天然的禀赋。
我们要紧密融入合肥,无缝对接、等高对接,迎接合肥的辐射,拥抱合肥的发展,接受合肥的产业转移,吸引合肥的人才和资源等要素向巢湖转移、辐射。
切实增强招商引资工作和民营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要突出重点,明确思路,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工作和民营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找准方向主动出击,明确我们拿什么招商、去哪里招商、招什么商三个基本问题;选强配齐招商引资队伍,坚持挂帅出征,打造招商尖兵,提升专业能力;全面造势营造氛围,全员参与,强化推介;营造更好的创业发展环境,构筑蕞好的发展平台;打造蕞优营商环境,坚持行政审批“零障碍”、政策落实“零折扣”、贴心服务“零距离”、扰乱秩序“零容忍”、司法执法“零差错”。民营企业要转型升级,调整结构,强筋壮骨,持之以恒抓创新,用好用活各项支持政策。
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良好的经济环境。把党的建设贯穿到为企、为民服务的各个环节,营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安商亲商的政商环境和创新创业的舆论环境;畅通金融血脉,努力增加信贷投放,着力扩大直接融资,全力优化金融生态,打造人才高地;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总体领导、全局领导和统一领导,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雷厉风行之风和勇于担当之风,引导领导干部真正当好招商引资推进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业、信息员、联络员和战斗员。
◆要不断优化、完善来源广泛的高质量项目来源机制、专业的谈判推进机制、合法高效的决策机制和上下联动机制;
◆要加强融入和协同,建立与安巢经开区规划上一盘棋、工作上相互协同的机制。
《实施意见》表示,根据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我市将围绕建材、食品深加工、渔网具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和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以及一批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构建“341”产业体系,实际利用外资12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80亿元,工业引资110亿元;当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5000万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10个,与上海青浦区、华夏幸福合作共建,力争签约项目总投资达150亿元;新开工供地类项目30个,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大项目4个、10亿元以上工业大项目1个。
《实施意见》表示,我市将紧盯重点产业,在招大引强上求突破。紧紧围绕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按照“延伸主导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要求,突出抓好工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特别是结合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旅游资源布局,紧扣镁基轻质合金和PVA光学膜等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全域旅游等重点优势产业,招大引强;重点围绕居巢经开区夏阁园区、巢湖半岛生态科学城、合巢产业新城等开展产业招商,规划园区产业布局,制作产业招商地图;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50强企业,着力引进一批能够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形成规模集聚效应的项目。
此次活动从今年3月持续到明年2月,分动员部署阶段、组织实施阶段、考核总结阶段三个阶段进行。其中,今年3月到12月为组织实施阶段。为保障活动顺利推进,《实施意见》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巢湖市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和督查通报、绩效考核等工作机制,对招商引资开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逐月分析、半年小结、年度汇总,对各责任单位招商引资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严格兑现奖惩,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简政放权,推动“一门一网一次”改革,将工业项目审批时间缩短至33个工作日。
张勋宇(市委办)、邓亚红(市人大办)、程(市政府办)、王 勇(市政协办)、陈 诚(市委政法委)、王孝荣(市委统战部)、尹家兵(市直机关工委)、朱 慧(团市委)、吴平平(市财政局)、钱冠寅(市住建局)、沐 波(市国土资源局)、刘文兵(市规划局)、程旭雯(市市场监管局)、杨海涛(市审计局)、赵福宣(市安监局)、阚大伟(市大建办)、张旭初(市供销社)、孔 明(市招商局)、张恬静(居巢经开区)、丁 玲(栏杆集镇)、张明媚(黄麓镇)、钱发贵(散兵镇)、王俊苹(中庙街道)、梁育琴(卧牛山街道)、黄振华(凤凰山街道)
题为《优化营商环境 释放发展活力巢湖市奋力谱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