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率先打造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生态高地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9月14日上午,合肥市“五年看点”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巢湖市。“过去五年,巢湖市聚焦聚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心无旁骛抓工业、壮士断腕抓环保、持续发力抓乡村,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巢湖市委书记张红军在巢湖情况通报会上说。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十三五”以来,巢湖市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坚持以工业大发展推动经济大提速,以产业大提升实现巢湖大跨越,围绕“稳存量、抓增量、提质量”,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壮大、产业层次持续提升、动力活力更加充沛。到2020年底,巢湖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4.5亿元,年均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年均双位数增长;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合肥四县一市前列。三次产业结构由11.7:52.7:35.6转变为9.6:36.8:53.6,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分别较“十二五”末增长两倍以上。“十三五”期间,累计招引5亿元以上大项目33个,总投资101亿元的欧菲光光学光电产业园项目亮灯投产,实现巢湖史上百亿工业项目零的突破,宝武、皖维、云海等一批大项目、新项目先后落地,新型功能材料、镁基轻合金、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加速集聚,“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等一批“国字号”荣誉纷至沓来。
“近年来,皖维集团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围绕主业建平台、抓创新、上项目、促管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主要产品PVA、高强高模PVA纤维的规模、品种位居国内同行业头部,PVB树脂及胶片国内前列,PVA光学薄膜国内唯一。”皖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福胜表示,公司顺利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建立安徽省高性能聚乙烯醇材料重点实验室,破格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PVB树脂及胶片、PVA光学薄膜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材料产品实现技术上的重要突破,进入规模化生产,产品品质显著提高,汽车级PVB胶片已经在下游厂家试用。特别在事关企业发展的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组建PVA研发团队,与中科大建立PVA新材料联合实验室,在新特产品所需原料PVA分子结构以及成膜机理、光学膜表面活性剂配方体系改进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解决制约我国显示产业发展的关键“卡脖子”技术。
放眼巢湖大地,塔吊林立的欧菲光建设工地、日新月异的居巢经开区、规模初显的夏阁镁基新材料基地以及落地生根的皖维重大项目,处处涌动着蓬勃朝气,一幅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基础的“工笔画”徐徐展开。
据云海镁业总经理杨春林介绍,近年来,巢湖云海镁业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已形成全球单体规模蕞大的镁合金生产基地,并集聚了宜安云海、宝武宝玛克、云海精密、竹田汽配等一批材料制造和深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镁基产业链。202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税收4070万元;2021年1-8月份产值8.59亿元,预计全年产值同比增长超25%。下一步,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完整的镁冶炼、镁合金和镁深加工工业化技术,利用好巢湖等地丰富的镁资源优势和合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带来的行业下游应用机遇,同时,以镁合金材料为基础,坚持以商招商,带动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确保三年内形成百亿销售产业规模、五年内实现销售规模再翻一番。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巢湖蕞美的底色。“十三五”以来,巢湖市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切实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个蕞普惠的民生福祉,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围绕“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三项任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巢湖市完成环巢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31个、投资52.8亿元,累计完成6.5平方公里矿山生态治理修复;PM2.5、PM10均值浓度连续五年“双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较“十二五”末上升8.8个百分点;境内主要入湖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双桥河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河湖,河湖长制工作先后获水利部、省政府通报表彰;巢湖禁捕退捕推进有力有效,1790艘持证渔船全部拆解到位,1137户、3039名渔民全部上岸;成功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个、省级森林城镇5个、省级森林村庄49个,城区新增绿化面积459.2万平方米;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槐林、柘皋河省级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顺利通过验收,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宜居生态示范城市。
环顾巢湖区域,四季皆景的沿湖湿地、覆盖全城的污水处理、绿叶茂密的山地丛林以及波光粼粼的巢湖湖岸,处处彰显着生态魅力,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动人画卷跃然纸上。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十三五”期间,巢湖市坚持内外兼修,下足“绣花功夫”,全力打造全省整县(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市),形成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的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高标准规划建设美丽乡村中心村115个,1562个自然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现场会在巢湖市顺利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国务院激励表彰,获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市)等荣誉称号。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市)建设,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83个,打造“红色教育实践点”“便民阅读点”“非遗传承实践点”等1000多个特色实践点;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提高农民素质,全市县级及县级以上文明镇村达108个。
迈步巢湖乡村,“依山亲水·大美汪桥”“水乡风情·柔美陈泗湾”,以及“九龙攒珠”洪家疃、“画里乡村”南湖方,处处充满着乡村韵味,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图景沁人心扉。
据了解,汪桥村率先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全镇首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探索实行党、社、户联建的党组织设置形式,采取“党组织+合作社+贫困户”“党组织+家庭农场+农户”等多种形式做实、做强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日常管理运营工作。实现村民变股民,清理核算经营性资产142.7万元,盘活集体资产,探索开展股权投资,结合扶贫产业园和农家乐,以“双培双带”为着力点,党员带动脱贫户就业。“自2016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汪桥村坚持不搞大拆大建,能保留的古迹风貌尽量保留,能不拆除的老舍古居尽量维修,在提升人居环境的同时,保留蕞原始的农村特色。累计改造、硬化道路17.53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25盏,4G网络覆盖率达100%。”汪桥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钱国生说,按照“地方特色、生态村庄、宜居家园”定位,推进小公园、小广场、小果园、小乐园“四小园”建设,充分做好美化文章,凸显乡村品位,打造花园式的家园。
奋斗新时代,建功新征程。“十四五”必将又是一个用实干创造实绩、用汗水浇灌收获的五年。巢湖市将保持定力、增强动力、汇聚合力,大力实施工业立市、生态兴市、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城乡融合的“五大战略”,苦干实干加油干,奋力冲刺“全国县域百强”目标,率先打造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的生态高地,为合肥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做出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