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烔炀镇:做好“三篇文章”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专稿:近年来,巢湖市烔炀镇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通过培强“领头雁”、开好“药方子”、打好“组合拳”,不断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培强“领头雁”,做好队伍建设文章。成立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乡镇干部包村联系制度,每月对包保村至少开展2次集体经济专项督导,层层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实施“头雁”工程,举办村书记集体经济培训班10次,公开选拔储备村级后备干部24名。组织村书记“擂台比武”,选树一批实绩突出的优秀典型。积极推荐村“两委”干部参加学历提升教育,新入学村干部19人,其中申报专升本人数10人,已被安农大巢湖函授站录取。建立“能人仓库”,储备30余名人才。强化正向激励,制定《关于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奖励村干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办法(试行)》等,建立健全村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将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与村干部经济待遇直接挂钩,今年预计为17个行政村村干部兑现奖励120余万,激发村级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开好“药方子”,做好精准施策文章。抽调组织、财政、农业、乡村振兴等部门专人组成专班,集中摸排全镇17个村居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并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家底明”。全力推行“村企联建”三年行动计划,实行“一村一策”,扩面提质“一村一品”,探索“2+X”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即分置工业社区厂房、扶贫车间2种资产权益,所有权不变,使用权出租,收益权给村,确保所有村(社区)每年分红收入不低于20万元。“X”即鼓励村居结合实际,先后创造盘活存量资产、用活土地资源、依托龙头企业、争取项目支持、注重拓宽思路、强强联合抱团6种子模式,集体经济增收300余万元。
打好“组合拳”,做好提质增效文章。盘活闲置资源。租赁唐嘴村、中李村闲置民房发展民宿,年获效益14.85万元。流转唐嘴村1600亩土地建立水稻绿色种植示范区,转换经营年获利约35万元。整治3.6万亩高标准农田,直接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增加总额950万元以上。发展特色种植业。合裕、花集、凤凰等村种植瓜蒌900亩,年收入达200万元以上;朝阳村对接江苏苏中药业种植黄蜀葵300亩,年收入达60万元以上;花集村建设葡萄园60亩,凤凰村、指南村种植红高粱200亩,朝阳、中李等村合作社种植麦油稻1200亩,年收入160万元以上。争取项目支持。近年来,村联共建标准化厂房19460平方米,每年获得租金186.8万元以上。自建生产车间与电商中心共2100平方米,大程村、唐嘴村、烔炀社区年共获租金20.2万元以上。截至目前,全镇17个村居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6个村居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