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招商引资呈现四大趋势
园区经济是加快工业化的支撑点,是推进城镇化的结合点,也是我市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充分发挥园区经济的集聚功能,加大园区招商力度,园区实力明显增强。全市32个工业园区,落户企业已达50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4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近40%。
上半年,一批新项目纷纷落户园区。巢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批在建项目15个,总投资7.1亿元,单体项目的投资规模呈增长趋势,其中投资规模3000万元以上的占73.3%。庐江工业园新上金马空压机厂二期工程、高技术活塞生产线、良锦服饰生产线扩建、博捷化工生产线等项目,建成后可年新增产值1.5亿元,新增利税1200万元。富煌工业园引进台资企业精业电子公司、合资企业彩涂板厂等8家企业,总投资3亿多元,建成投产后可年新增销售收入11亿元,利税1.2亿元。沈巷试验区引进芜湖创新科教公司等8家企业,总投资8320万元,一些企业已建成并发挥效益。二坝开发区引进的希玛保龄、露仙食品、鹤飞乳业等企业正在加快建设进度,年内可望投产。
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加快推进工业强市进程,是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各地各部门抓住我市地处合巢芜工业走廊和皖江开发经济带“T”型交汇点这一区位优势,迅速启动新一轮工业化发展计划,把工业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来抓,成效明显。
上半年,全市利用内资项目中,工业类项目298个,占项目总数的55.5%,实际到位资金7.6亿元,占到位资金总量的55.4%,工业项目比重同比提高了17个百分点。其中巢东股份年产22.5万樘PVC中空结皮发泡门板、巢湖中辰药业公司中药生产线万吨/年纯生啤一期工程、无为新科六类电缆生产线万瓶塑料输液生产线等一批工业项目已经建成,拉动了经济的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是我市的一大财富,也是招商引资的比较优势。今年以来,全市各地树立大资源观,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等界限,进一步挖掘潜力,向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进军,走出了一条资源招商的新路子。据统计,工业类项目中,矿山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类项目的到位资金占40%以上。围绕农产品资源开发,引进的丰原集团年产100万吨精炼色拉油项目、和威集团年产30万吨大米深加工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较好。围绕矿产资源开发,引进的福建万旗科技投资2.8亿元开发庐江龙桥铁矿的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皖北煤电集团投资开发的含山陶厂年产30万吨石膏综合利用项目进展顺利。围绕旅游资源开发,引进的上海、浙江等地客商开发华阳洞、泊山洞等旅游景点,实现了双赢,特别是引进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用10年投资50亿元开发汤池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姥山岛开发等重大项目相继签约,巢湖大旅游的“龙头”即将形成,资源招商已成为我市招商引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为确保年底全面完成各类企业改制任务,市委、市政府把企业改制与招商引资紧密结合起来,成立了国信资产运营公司,精心编制一批资产重组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资产重组步伐,巢湖轧钢厂等一批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资产重组,再现生机和活力。去年,山东华金集团以2250万元收购和县造纸厂,盘活了上亿元资产。今年,又投入6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静电复印纸的生产能力由过去的8000吨提高到1.2万吨,产销两旺。目前,该公司与加拿大中加纸业有限公司合资,在招商引资、资产重组上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在招商引资、资产重组上,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既向外看,又向内看,还向下看。6月18日,庐江安德利贸易中心以1100万元的价格成功地收购巢湖商厦,拉开了“安德利”由县城向市区进军的序幕。
如今,巢湖柴油机厂、无为纺织总厂等一批老企业正主动出击,全力招商引资,盘活存量资产,用新的机制、新的体制激活企业,使企业在资产重组中走出困境,走向新生。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