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巢湖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飞鸟翔集”壮观景象再现合肥各大湿地

admin8个月前 (09-26)巢湖产业信息37

  据合肥日报消息 合肥是“国际湿地城市”,环巢湖十大湿地串珠成链,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珍稀候鸟从“稀客”变成了“常客”。

  当前正值候鸟迁徙的季节,合肥又正处于鸟类迁徙的路线上,只要你留心观察,时不时就可以看到一群一群的候鸟在飞翔,不少候鸟还将合肥当成“补给站”,在某一块湿地或林中停留,成为合肥冬日里一道特独风景。

  近年来,关于珍稀候鸟总有惊喜不断涌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在巢湖越冬,大天鹅、鸳鸯、短耳鸮、小白额雁等首次来巢,白鹤“一家三口”在黄陂湖越冬,成百上千只小天鹅飞抵黄陂湖,把黄陂湖变成了“天鹅湖”……

  如今,在合肥这片绿意盎然、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处处可见飞鸟翔集、鱼跃欢腾的场景。

  “看,满湖的菱角,都是小天鹅蕞爱的食物。”日前,记者跟随安徽大学的鸟类专家来到庐江县黄陂湖进行鸟类调查监测。

  “这里浅滩多,有的是好吃的留给水鸟们。看样子今年的水鸟也不会少。”专家组组长虞磊表示。跟着走了两公里左右,虞磊和同伴们突然兴奋起来。“快看,前面湖面上有鸿雁,还有豆雁和短嘴豆雁。”还发现了多只白琵鹭也已抵达该地,其中鸿雁和白琵鹭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合肥在入秋入冬后,就迎来了许多候鸟,它们迫不及待地来到合肥栖息越冬了。”虞磊说。

  白琵鹭是我国珍稀鸟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全长约85厘米,为大型涉禽,全身羽毛白色。它的嘴长而直,扁阔似琵琶,所以人们才称它为白琵鹭。白琵鹭主要以鱼、虾、蟹、水生昆虫、蠕虫等为食,一般都在河边的浅水滩。它的喙尖可直接触到水底,当碰到猎物时,立即捉住觅食。

  到达黄陂湖的冬候鸟还有赤颈鸭、罗纹鸭、绿翅鸭等,由此可以看出,已经抵达合肥的冬候鸟多以雁鸭类的水鸟为主。比起前几年,这一波冬候鸟来得非常“早”。

  此外,在黄陂湖还发现了没有离开的夏候鸟棉凫。棉凫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每年夏季来到合肥繁殖,它也是我们国家蕞小的鸭子,在合肥非常罕见。

  “大嘴吃四方”,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卷羽鹈鹕,长着一张网兜一样的大嘴巴,它的珍稀程度甚至超越了东方白鹳,在整个东亚不足150只,更别说在我国内陆地区见到它们的踪影。它可谓“国宝”中的“国宝”呢!

  犹记得2023年1月2日,这三只“稀罕物”一齐来到巢湖的桂花台,2月27日,它们才相继离开,在巢湖度过了一个多月的难忘时光。

  令人欣喜的是,2023年11月14日下午,巢湖湿地鸟类生态摄影师何斌在桂花台观鸟时,无意间发现一只体积很大的鸟,经确认居然真的是“大明星”卷羽鹈鹕!如今才11月份,它就再次来到巢湖,让这个“稀客”变成了“常客”。

  卷羽鹈鹕是大型涉禽,喜欢栖息于江河、湖泊、沿海水域,不会潜水,善于在陆地上行走。据监测,它的迁徙路线是从蒙古飞到我国的黄河三角洲再飞到巢湖。专家表示,卷羽鹈鹕此次到达的时间比之前早了一个多月,应该与这一轮的寒潮有关。

  东方白鹳也是合肥的珍稀鸟,这种鸟又被称为“鸟中国宝”。这些年,根据记录,它们也已经成为了合肥的“常客”。2023年11月8日,首批11只东方白鹳飞抵合肥。据专家分析,这一群东方白鹳来自黄河三角洲,正准备飞往十八联圩过境,去年冬季就曾在十八联圩湿地和三河罗大郢湿地记录到多只佩戴着黄河三角洲环志的东方白鹳。曾经,大部分东方白鹳都会到达鄱阳湖越冬,但今年1月的安徽省越冬水鸟同步调查共记录到东方白鹳4387只。去年秋冬季节,合肥就记录到2000多只东方白鹳陆续迁徙过境。特别是去年11月26日,一天就有上千只东方白鹳迁徙过境巢湖,蔚为壮观。这都说明了合肥已渐渐成为这种珍稀水鸟重要的越冬地之一。

  此外,2023年11月17日,安徽大学水鸟与湿地生态学周立志教授课题组、安徽省湿地生态调查队成员在对环巢湖湿地越冬水鸟进行常规监测时,惊喜地发现了一只白头鹤正在栖息觅食。白头鹤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物种名录易危(VU)物种。在我国主要越冬地为长江中下游流域,我省的升金湖和菜子湖是主要越冬地之一。

  自今年10月到11月,合肥已经迎来了众多冬候鸟,成群结队的小天鹅、一会排成一个人字或一字的大雁,还有黑脸琵鹭、白琵鹭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这些濒危珍稀物种的频现,也反映出近年来合肥湿地生态修复及生态保护显著成效。

  近年来,迁徙至合肥的候鸟数量和种类逐年递增,环巢湖十大湿地等成为了珍稀候鸟重要的补给地与越冬地。经过多年实地考察与科学验证,在合肥至少有三条候鸟迁徙路线被发现和记录。

  什么是鸟类的迁徙路线?简单来说,鸟类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季节性周期往返,每年经过的路径就是它们的迁徙路线条候鸟迁徙路线条经过我国境内,分别为东部迁徙路线,在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与华北东部繁殖的湿地水鸟,春、秋季节通过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进行南北方向的迁徙;西部迁徙路线,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和宁夏的候鸟,秋季向南迁飞,至四川盆地西部和云贵高原越冬。新疆地区的湿地水鸟可向东南汇入该西部迁徙路线;中部迁徙路线,在内蒙古东部、中部草原,华北西部和陕西地区繁殖的候鸟,秋季进入四川盆地越冬,或继续向华中或更南的地区越冬。

  而经过环巢湖湿地的一共有三条候鸟迁徙通道,其中一条为水鸟的迁徙路线,两条为林鸟的迁徙路线。

  水鸟的迁徙路线位于十八联圩-桂花台-派河口-罗大郢一线;林鸟的迁徙路线分别位于白马山-四顶山-姥山岛-袁家山-白石山一线,这条是林鸟穿越巢湖主要的迁徙路线;另一条位于东庵-银屏山-高林山一线,为林鸟次要的迁徙通道。

  路过巢湖的水鸟们主要来自于黄河三角洲和江苏盐城等沿海地区。它们都经历崇山峻岭,跨过大江大河,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才来到了我们身边。

  鸟是大自然的精灵,也是生态环境逐渐变好的风向标。水鸟更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

  近年来,途经巢湖和在巢湖越冬的候鸟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2022年巢湖更是记录到了287种鸟类,创下历史纪录。今年在巢湖已发现多个鸟类新纪录,如卷羽鹈鹕、渔鸥、小太平鸟等,环巢湖已调查记录到鸟类281种。越来越多的珍稀候鸟飞抵合肥,从“稀客”变成“常客”,与合肥近年来对生态环境和湿地的恢复与保护密不可分。

  2021年,合肥实施巢湖流域“山水工程”。2022、2023年,该项工程绩效考核在自然资源部通报中连续两年排名头部。今年该工程纳入中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并被推荐申报“联合国生态恢复十年行动”优秀案例。

  去年,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投资近60亿元的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累计恢复修复湿地4330公顷,年净化巢湖水体能力达2亿吨。打造江淮运河百里绿廊,完成《合肥市江淮运河百里画廊专项规划》编制,将打造全长52公里、总面积72平方公里的风景画廊、生态绿廊、经济走廊。

  天气逐渐转凉,大批冬候鸟还会陆续抵达合肥。期待今年可以再现白鹤、小天鹅、东方白鹳等珍稀候鸟欢聚合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观场面。

  据合肥日报消息 合肥是“国际湿地城市”,环巢湖十大湿地串珠成链,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珍稀候鸟从“稀客”变成了“常客”。

  当前正值候鸟迁徙的季节,合肥又正处于鸟类迁徙的路线上,只要你留心观察,时不时就可以看到一群一群的候鸟在飞翔,不少候鸟还将合肥当成“补给站”,在某一块湿地或林中停留,成为合肥冬日里一道特独风景。

  近年来,关于珍稀候鸟总有惊喜不断涌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在巢湖越冬,大天鹅、鸳鸯、短耳鸮、小白额雁等首次来巢,白鹤“一家三口”在黄陂湖越冬,成百上千只小天鹅飞抵黄陂湖,把黄陂湖变成了“天鹅湖”……

  如今,在合肥这片绿意盎然、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处处可见飞鸟翔集、鱼跃欢腾的场景。

  “看,满湖的菱角,都是小天鹅蕞爱的食物。”日前,记者跟随安徽大学的鸟类专家来到庐江县黄陂湖进行鸟类调查监测。

  “这里浅滩多,有的是好吃的留给水鸟们。看样子今年的水鸟也不会少。”专家组组长虞磊表示。跟着走了两公里左右,虞磊和同伴们突然兴奋起来。“快看,前面湖面上有鸿雁,还有豆雁和短嘴豆雁。”还发现了多只白琵鹭也已抵达该地,其中鸿雁和白琵鹭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合肥在入秋入冬后,就迎来了许多候鸟,它们迫不及待地来到合肥栖息越冬了。”虞磊说。

  白琵鹭是我国珍稀鸟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全长约85厘米,为大型涉禽,全身羽毛白色。它的嘴长而直,扁阔似琵琶,所以人们才称它为白琵鹭。白琵鹭主要以鱼、虾、蟹、水生昆虫、蠕虫等为食,一般都在河边的浅水滩。它的喙尖可直接触到水底,当碰到猎物时,立即捉住觅食。

  到达黄陂湖的冬候鸟还有赤颈鸭、罗纹鸭、绿翅鸭等,由此可以看出,已经抵达合肥的冬候鸟多以雁鸭类的水鸟为主。比起前几年,这一波冬候鸟来得非常“早”。

  此外,在黄陂湖还发现了没有离开的夏候鸟棉凫。棉凫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每年夏季来到合肥繁殖,它也是我们国家蕞小的鸭子,在合肥非常罕见。

  “大嘴吃四方”,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卷羽鹈鹕,长着一张网兜一样的大嘴巴,它的珍稀程度甚至超越了东方白鹳,在整个东亚不足150只,更别说在我国内陆地区见到它们的踪影。它可谓“国宝”中的“国宝”呢!

  犹记得2023年1月2日,这三只“稀罕物”一齐来到巢湖的桂花台,2月27日,它们才相继离开,在巢湖度过了一个多月的难忘时光。

  令人欣喜的是,2023年11月14日下午,巢湖湿地鸟类生态摄影师何斌在桂花台观鸟时,无意间发现一只体积很大的鸟,经确认居然真的是“大明星”卷羽鹈鹕!如今才11月份,它就再次来到巢湖,让这个“稀客”变成了“常客”。

  卷羽鹈鹕是大型涉禽,喜欢栖息于江河、湖泊、沿海水域,不会潜水,善于在陆地上行走。据监测,它的迁徙路线是从蒙古飞到我国的黄河三角洲再飞到巢湖。专家表示,卷羽鹈鹕此次到达的时间比之前早了一个多月,应该与这一轮的寒潮有关。

  东方白鹳也是合肥的珍稀鸟,这种鸟又被称为“鸟中国宝”。这些年,根据记录,它们也已经成为了合肥的“常客”。2023年11月8日,首批11只东方白鹳飞抵合肥。据专家分析,这一群东方白鹳来自黄河三角洲,正准备飞往十八联圩过境,去年冬季就曾在十八联圩湿地和三河罗大郢湿地记录到多只佩戴着黄河三角洲环志的东方白鹳。曾经,大部分东方白鹳都会到达鄱阳湖越冬,但今年1月的安徽省越冬水鸟同步调查共记录到东方白鹳4387只。去年秋冬季节,合肥就记录到2000多只东方白鹳陆续迁徙过境。特别是去年11月26日,一天就有上千只东方白鹳迁徙过境巢湖,蔚为壮观。这都说明了合肥已渐渐成为这种珍稀水鸟重要的越冬地之一。

  此外,2023年11月17日,安徽大学水鸟与湿地生态学周立志教授课题组、安徽省湿地生态调查队成员在对环巢湖湿地越冬水鸟进行常规监测时,惊喜地发现了一只白头鹤正在栖息觅食。白头鹤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物种名录易危(VU)物种。在我国主要越冬地为长江中下游流域,我省的升金湖和菜子湖是主要越冬地之一。

  自今年10月到11月,合肥已经迎来了众多冬候鸟,成群结队的小天鹅、一会排成一个人字或一字的大雁,还有黑脸琵鹭、白琵鹭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这些濒危珍稀物种的频现,也反映出近年来合肥湿地生态修复及生态保护显著成效。

  近年来,迁徙至合肥的候鸟数量和种类逐年递增,环巢湖十大湿地等成为了珍稀候鸟重要的补给地与越冬地。经过多年实地考察与科学验证,在合肥至少有三条候鸟迁徙路线被发现和记录。

  什么是鸟类的迁徙路线?简单来说,鸟类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季节性周期往返,每年经过的路径就是它们的迁徙路线条候鸟迁徙路线条经过我国境内,分别为东部迁徙路线,在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与华北东部繁殖的湿地水鸟,春、秋季节通过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进行南北方向的迁徙;西部迁徙路线,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和宁夏的候鸟,秋季向南迁飞,至四川盆地西部和云贵高原越冬。新疆地区的湿地水鸟可向东南汇入该西部迁徙路线;中部迁徙路线,在内蒙古东部、中部草原,华北西部和陕西地区繁殖的候鸟,秋季进入四川盆地越冬,或继续向华中或更南的地区越冬。

  而经过环巢湖湿地的一共有三条候鸟迁徙通道,其中一条为水鸟的迁徙路线,两条为林鸟的迁徙路线。

  水鸟的迁徙路线位于十八联圩-桂花台-派河口-罗大郢一线;林鸟的迁徙路线分别位于白马山-四顶山-姥山岛-袁家山-白石山一线,这条是林鸟穿越巢湖主要的迁徙路线;另一条位于东庵-银屏山-高林山一线,为林鸟次要的迁徙通道。

  路过巢湖的水鸟们主要来自于黄河三角洲和江苏盐城等沿海地区。它们都经历崇山峻岭,跨过大江大河,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才来到了我们身边。

  鸟是大自然的精灵,也是生态环境逐渐变好的风向标。水鸟更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

  近年来,途经巢湖和在巢湖越冬的候鸟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2022年巢湖更是记录到了287种鸟类,创下历史纪录。今年在巢湖已发现多个鸟类新纪录,如卷羽鹈鹕、渔鸥、小太平鸟等,环巢湖已调查记录到鸟类281种。越来越多的珍稀候鸟飞抵合肥,从“稀客”变成“常客”,与合肥近年来对生态环境和湿地的恢复与保护密不可分。

  2021年,合肥实施巢湖流域“山水工程”。2022、2023年,该项工程绩效考核在自然资源部通报中连续两年排名头部。今年该工程纳入中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并被推荐申报“联合国生态恢复十年行动”优秀案例。

  去年,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投资近60亿元的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累计恢复修复湿地4330公顷,年净化巢湖水体能力达2亿吨。打造江淮运河百里绿廊,完成《合肥市江淮运河百里画廊专项规划》编制,将打造全长52公里、总面积72平方公里的风景画廊、生态绿廊、经济走廊。

  天气逐渐转凉,大批冬候鸟还会陆续抵达合肥。期待今年可以再现白鹤、小天鹅、东方白鹳等珍稀候鸟欢聚合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观场面。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亳州蒙城县土流网-土地转让出租-流转市场

亳州蒙城县土流网-土地转让出租-流转市场

  宿州埇桥区1800亩旱地经营权出租   蚌埠固镇县10000亩旱地经营权出租   淮北濉溪县20000亩水浇地经营权出租   淮南寿县8000亩水田经营权出租   滁州明光市2000亩水田经营权出租   池州东至县60亩水浇地经营权出租   池州东至县 300亩 水浇地经营权...

优质地块!三中分校加持!巢湖半汤有望再增纯新大盘|看地报告

优质地块!三中分校加持!巢湖半汤有望再增纯新大盘|看地报告

  继2022年1月27日中铁一口气拿下巢湖中庙三宗居住用地后,本月23日,巢湖土地市场终于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土拍半汤板块一宗137亩优质大地块瞩目上市。   能成为开发商们争抢的“香饽饽”吗?   宗地座落:安巢经开区华阳路与紫薇路交口东北侧   地块编号:安巢经开区AC202205号   四至范围:东至玫瑰园、西...

共647亩!巢湖市人民政府蕞新土地征收公告

共647亩!巢湖市人民政府蕞新土地征收公告

  2021年8月3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地(增减挂钩)〔2021〕271号文件批准,同意征收黄麓镇花塘村委会周黄、庙黄、东倪村民小组集体土地,用于城镇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7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31条规定,现发布土地征收公告如下:   本次征收土地位于黄麓镇境内,东至花塘路、南至治中路、西至农田、北至相隐路。...

刚刚!总价515亿元!巢湖四康对面地块成功出让!

刚刚!总价515亿元!巢湖四康对面地块成功出让!

  4月23日,安徽省合肥市集中出让5宗住宅用地,分别位于巢湖市、长丰县,总出让面积27.56万平(413.43亩),总起始价24.4亿元。   该地块位于巢湖市北外环路以南、巢湖北路以西,东至巢湖北路、南至规划支路、西至现状空地、北至北外环路。出让面积61613.33㎡。容积率:居住一:1.0-1.8,居住二:1.0-1.7,服务设施:1.0-1.2;绿地率:居住:...

合肥13宗近900亩土地6月18日出让地块位置信息大全

合肥13宗近900亩土地6月18日出让地块位置信息大全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合肥13宗近900亩土地6月18日出让 地块位置信息大全   在合肥土地市场网近期公布的关于肥东、肥西、长丰以及巢湖、庐江的土地拍卖信息中我们可以得知, 6月18日,合肥将迎来2021年第二场“集中供地”,此次供地主要集中在三县及巢湖、庐...

合肥七月土拍11宗地块取消供应

合肥七月土拍11宗地块取消供应

  合肥七月土拍11宗地块取消供应   来源: 中安在线月25日,大皖新闻记者从合肥市土地市场网了解到,原定于7月27日拍卖的11宗地块现取消供应。据悉,此次取消的11宗地块分布区域不同,其中瑶海区有2宗,庐阳区有2宗,新站区有1宗,肥西县有2宗,长丰县有4宗。   公告显示,6月5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公告,公告...

合肥包河区土流网-土地转让出租-流转市场

合肥包河区土流网-土地转让出租-流转市场

  安徽合肥500亩耕地经营权出租   合肥肥东县1000亩水浇地经营权出租   合肥肥东县200亩旱地经营权出租   合肥肥东县400亩稻虾田经营权出租   合肥长丰县约100亩稻虾田出租   合肥肥东县 60亩 水浇地 出租   合肥长丰县约700亩水田经营权流转...

合肥巢湖市土流网 - 土地转让出租 - 流转市场

合肥巢湖市土流网 - 土地转让出租 - 流转市场

  为加快推进全市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改善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根据《安徽省城市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技术导则》、《巢湖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巢政办[2014]138号),结合市委、市政府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制定本方案。   2018年9月,合肥市发布光伏蕞强补贴,表示计划到2020年,我市将形成一批具有创新活力和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