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巢湖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定了!上海张江科学城将从“园区”升级为“城区”!

admin8个月前 (09-26)巢湖产业信息18

  据上海官方媒体“上海观察”8月7日消息,《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已由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复。按规划,未来的张江科学城将围绕“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和“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标战略,实现从“园区”向“城区”的总体转型。近期落实4个一批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此项规划由上海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局、浦东新区政府共同编制。根据规划,科学城内部将通过增加住宅满足就业人口居住需求,新增住宅建筑面积约920万平方米,其中890万用于租赁住宅,占9成以上.

  “一心一核、多圈多点、森林绕城”

  张江科学城规划范围北至龙东大道、东至外环-沪芦高速、南至下盐公路、西至罗山路-沪奉高速,兼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要求,总面积约94平方公里。将衔接龙阳路枢纽、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周边地区,总面积约191平方公里。

  张江科学城的规划定位,是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基础,充分依托国家实验室、高校和科研机构,突出科技商务文化等创新要素复合,集聚全球顶尖创新人才、国家大科学设施、高水平专业院校、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转型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之地、新产业的培育之地;成为以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创新人才为主,以科创为特色,集创业工作、生活学习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新型宜居城区和市级公共中心,成为“科研要素更集聚、创新创业更活跃、生活服务更完善、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态环境更优美、文化氛围更浓厚”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规划区域将落实《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的发展导向,构筑“一心一核、多圈多点、森林绕城”的空间格局。

  “一心”,是指依托川杨河两岸地区并结合国家实验室,集聚科创设施,引入城市高等级公共服务和科技金融等生产性服务,形成以科创为特色的市级城市副中心。

  “一核”,是结合南部国际医学园区,增加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形成南部城市公共活动核心区。

  “多圈”,是依托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站点,基本实现步行600米社区生活圈全覆盖,强调多中心组团式集约紧凑发展。而“多点”,是指结合办公楼、厂房改造设置分散、嵌入式众创空间。

  “森林绕城”,是指连接北侧张家浜和西侧北蔡楔形绿地、东部外环绿带和生态间隔带、南侧生态保育区形成科学城绕城林带。

  根据《规划》,张江科学城将全力推进国家大科学设施的落地实施。确保上海光源二期、三期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等项目,建设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度集聚的先进光源设施群。同步考虑为国家实验室建设预留空间。

  同时,促进科创要素的集聚发展,形成北、中、南三大科创要素集群。北部依托国家实验室核心区,集聚大科学设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中部结合孙桥地区和李政道实验室,集聚国际一流实验室和科研院所。南部结合国际医学园区,形成以医疗为特色的国际院校、研究所集群。

  《规划》指出,要加快创新产业高端化和集群化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变。优化产业和就业空间布局,依托张江北区中试区、康桥产业区等,培育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规划高端制造业用地,同时注重产业用地弹性。

  从“园区”向“城区”转型,非常核心的一点是要充考虑到产城融合、职居平衡的要求,预留未来发展的弹性。未来,张江科学城将大力提高教育科研、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等用地比例,地上地下统筹规划。

  值得关注的是,张江科学城规划中的新建住宅,大部分用于租赁。这意味着,张江科学城鼓励通过城区内外联动、租售并举的方式,为园区中工作的人群,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据预测,张江科学城规划范围内,可居住的人口约70万,可提供约88万个就业岗位。科学城内部,通过增加住宅,满足50%以上的就业人口居住需求。规划新增的约920万平方米住宅中,890万采用租赁模式,满足科学家和科创人才需求。

  张江科学城将配套多元、均等的公共服务。比如,结合轨交站点构建社区生活圈。针对居住、科研、商务与产业社区不同需求,细化九项社区设施配置要素和标准。其中,科研与商务社区重点增加日常体育健身及创业培训、婴幼儿托管设施等,落实近期建设的基础教育、国际学校、国际医院选址,并依托城市副中心设置一批高能级文化设施。

  《规划》指出,要建立“轨道交通+局域线中运量”的公交发展模式。优化对外道路衔接,提升路网贯通性,分区域、分类型加密路网及慢行通道。

  《规划》将进一步打造促进交流的公共空间。鼓励企业、单位打开围墙,将“道路”转型为“街道”,形成积极界面。结合川杨河两岸、智慧河未来岛等地区改造,设置丰富连贯的滨水绿地广场和小尺度园林。打造广场、绿地等尺度宜人的驻留场所。结合生态绿地、滨水绿地和道路绿带设置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网络。

  《规划》指出,要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构筑以生态绿地为基底,以外环湿地公园为核心,以各级水系和滨河道路绿带为骨架的水绿生态系统。保护并恢复现状水网肌理,确保水面率不低于10%。

  此外,《规划》认为要营造富有魅力的城市文化,比如修复张江老街特色,保护横沔古镇龟城格局,将浦东水泥厂改造成科学城文化创意地标等。

  张江科学城将落实的4个一批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包括:一批重大科学设施项目(上海光源二期、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超强超短激光、活细胞成像平台、李政道实验室等);一批公共设施配套项目(张江科学会堂、人才公寓、未来公园等);一批生态环境项目(川杨河、智慧河两岸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轨道交通13号线、龙东大道快速化等),到2020年基本形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基础框架目标。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蕞佳实践”成就“蕞佳中场”!关注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的“虎年成绩单”

“蕞佳实践”成就“蕞佳中场”!关注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的“虎年成绩单”

  农历癸卯“兔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翻越艰苦卓绝的“虎年”,不少企业以“兔”飞猛进的雄风、大展宏“兔”的干劲,全力冲刺2023“开门红”,力争“兔”出贡献。作为长三角数字干线重要节点园区,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落户青浦以来,坚持自然、生态、人文、科技、智慧“五位一体”的园区发展新模式,走好“小而特、小而精、小而优”的特色发展之路,并逐步使该模式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蕞佳实践”,助...

“河套”深港科创正加速!389平方公里小地点寄托大希望|高质量发展看广东

“河套”深港科创正加速!389平方公里小地点寄托大希望|高质量发展看广东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阳 刘嘉文视频剪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绮静 实习生 吴宇豪   一个占地面积仅3.89平方公里的小地点寄托着怎样的大希望?在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定位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春日里又有哪些故事?   2月22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跟随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和人民网联合主办的“未来已来·高质量发展看...

【领航中国】中安创谷:一场园区与科创企业的“双向奔赴”

【领航中国】中安创谷:一场园区与科创企业的“双向奔赴”

  巢湖之畔,创新之潮奔腾激荡。近年来,合肥创新步履不停,“科里科气”正在成为这座城市蕞鲜明的特质。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只有厚培创新的土壤,才能吸引一批批高科技企业来合肥“安家落户”。为履行安徽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引领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任务,服务安徽创新创业发展,2015年7月,安徽省投资集团联合合肥高新区,组建安徽中安创谷科技园有限公司。成立7年来,中安创谷...

刚刚合肥5大潜力板块曝光!紫云湖、和睦湖……

刚刚合肥5大潜力板块曝光!紫云湖、和睦湖……

  刚刚,合肥5大潜力板块曝光!紫云湖、和睦湖……   老王评楼实探经开某盘,该盘由央企开发,打造低密度湖居洋房、小高层,详情往下戳:   在政滨高等区域日渐饱和、城市骨架不断拉伸的背景下,合肥有更多的板块迎来了新发展,人口流入日渐增多。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合肥多个长期低调的潜力板块。   众所周知,新兴板块通常有置业门槛较低的特征,...

创新与生态双融合打造环巢湖科创走廊

创新与生态双融合打造环巢湖科创走廊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创新与生态双融合 打造环巢湖科创走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1月22日,合肥市政协委员资政会上,市长凌云透露,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规划编制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凌云强调,建设环巢湖...

助力安徽巢湖经开区提速发展华侨城筑梦半汤胜境

助力安徽巢湖经开区提速发展华侨城筑梦半汤胜境

  5月20日上午,安徽巢湖经开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在华侨城半汤温泉小镇项目现场顺利举行。   安徽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市政府副市长王文松,安徽巢湖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巢湖市委书记耿延强,华侨城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华侨城股份公司总裁王晓雯,华侨城股份公司副总裁、华侨城华东集团总经理袁静平,股份公司总裁助理、香港华侨城总经理谢...

厉害了!巢湖北岸科创长廊初露锋芒!竟然已崛起这么多高科技园区!

厉害了!巢湖北岸科创长廊初露锋芒!竟然已崛起这么多高科技园区!

  中铁佰和佰乐健康养老项目作为中铁四局在合肥建设的首个健康养老产业示范项目,背依青山、一湖迎面,总占地面积2050亩,其中建设用地640亩,周边绿化景观规划面积达1410亩,总投资约50亿元。目前已供一期建设用地166亩,并于2016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   项目建设内容包含全科医院、老年护理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康疗养生中心、护理培训中心、常青学堂、老年公寓...

又一国字号科创中心在合肥成立

又一国字号科创中心在合肥成立

  近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合肥科技创新中心成立活动在合肥高新区举行。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生态环境部科研机构,是国家环保科研中坚骨干力量。2018年4月,合肥高新区管委会积极加强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及安徽环境科技集团的深入合作,本着“优势互补、创新发展、互利共赢、讲求实效”的原则,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