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建议:将“绿色城南科创走廊”融入环巢湖科创走廊
绿色城南科创走廊是裕安区委、区政府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秉承“转型创新、绿色发展”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四新经济”,在南部新城区打造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共融的产业集聚新园区,包括“科创中心”、“高新产业园”、“高新技术创业园”、“科创小镇”四大载体。以整合创新资源为关键,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迫切期待无缝融入环巢湖科创走廊,谋求更高的平台、更广的视野、更快的发展。
一是位置优越。绿色城南科创走廊位于六安火车站3公里,距离新桥国际机场50公里,合六南通道(S366)毗邻南侧,西端连接革命老区金寨,东端有国家创新区合肥滨湖新区,承东启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凸显。
二是政策优惠。绿色城南科创走廊处于六安市委、市政府“绿色城南”战略布局核心区域,是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示范区,已被纳入六安市中心城区战略规划,机遇政策叠加,是市区政府建设主要方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福地。
三是服务优质。目前,绿色城南科创走廊已建成26万平米高新技术产业园和24万平米高新技术创业园,6.4万平米的20层双子楼科创中心正在快速推进,占地4000亩的科创小镇已完成征地、拆迁、规划、布局等工作,首期入住的中科曙光云计算中心、六安大数据产业园、安徽森德自动化工业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附加值高的企业先后落户,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产城一体、配套适度的要求,全力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服务,安商、营商氛围浓厚。
一是缺政策支持。目前,绿色城南科创走廊仅限于市、区两级的关注之中,发展中存在着土地指标解决难、基础配套投资难、有效信息获取难等政策层面的支持。
二是缺高端人才。目前,人才匮乏是绿色城南科创走廊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平台、优惠的条件、丰厚的待遇。
三是缺管理配套。尽管六安市委、市政府已将城南板块纳入中心城区整体规划,城市建设及各种配套日趋完善,然而目前在城市管理上有着十分明显的短板,交警、市容、环保、环卫等重要城市管理部门尚未成立,还是典型的“城市建设、集镇管理”模式。
一是纳入规划,共享政策。期待绿色城南科创走廊不仅在位置上融入环巢湖科创走廊,更希望省委、省政府能将之纳入环巢湖科创走廊一起规划、一道建设,实现多种信息资源共享,基础设施配套共建,用地指标申报共惠。
二是创造条件,拴心留人。融入环巢湖国家级科创走廊同时进行人才招引,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各类的高端人才能够进得来、留得住、作用发挥得好。
三是完善服务,规范管理。搭乘融入环巢湖科创走廊的快车,尽快成立相应城市管理部门,将体制机制捋顺,逐步规范城南板块城市管理,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南部新城。(陈华锋、耿仁林)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建议将电脑显示屏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安徽商网访问统计:0058648807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