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7
回首2021年,新会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在新会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工业立区”战略不动摇,不断“越大关”,连续“夺大捷”,交出一份成绩优异的“园区答卷”。
乘势而上,勇毅前行。作为新会区“一园三中心”建设的主战场,2022年,新会区工业园区管委会肩负光荣使命,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以昂扬斗志、冲天干劲奋力开创万亩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新会区建设“首善之区”和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标杆作出园区担当、贡献园区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去年以来,新会区工业园区管委会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围绕江门市、新会区交办各项重点工作,均实现较大突破。
招商引资方面,去年以来成功引进项目26个(含上市公司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超337.5亿元,包括计划总投资超50亿元的巴德富项目、超30亿元的中大创新谷·大泽智造园项目、超20亿元的福斯特项目等。
规划建设方面,紧紧围绕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片区建设主线,坚持高起点规划,力促产城深度融合发展。聘请高水平规划院编制园镇融合发展细则,现已完成四个片区的产城融合规划初稿。新会智造产业园大泽园区省道S384线大泽至共和段(大圣线)扩建工程较计划工期提早4个月实现全线通车,已建成东片区路网。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已建成西片区路网,新能源汽车配套首期用地已达“七通一平”标准。珠西新材料集聚区EPC一标段已完工,EPC二、三标段道路工程项目正按计划节点加快建设。
项目落地方面,组建“项目服务专班”专职跟进项目建设至投产期间各类政务审批事宜。巴德富、苏博特、芳源等8个项目纳入“模拟审批”常态化机制,其中,巴德富、苏博特两个重点项目从拍地至动工仅用1个月时间。目前,道氏、东洋油墨、恒创睿能等项目已通过竣工验收并试产。同时,施行项目建设履约保证金制度,提高项目方积极性主动性,力促项目加快建设。
降本增效方面,成功争取降低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土方开挖综合单价,节省土方工程投资1.8亿元。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调整场地控规标高及污水处理厂位置,大规模减少挡土墙建设,节省工程投资超1亿元,并增加工业用地面积约33333.3平方米(50亩)。
配套建设方面,新会智造产业园大泽园区、凤山湖园区和珠西新材料集聚区三处污水处理厂均已完成主体工程,并通水试运行。大泽园区河滨公园东岸景观绿化和湖心岛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凤山湖园区进园形象提升工程及凤山湖公园首期已完工;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绿化随园区开发同步建设。
2022年1月26日,江门市与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中创新航)正式签订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总投资约200亿元的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江门基地项目成功落户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该项目是新会区乃至江门市近年来投资额蕞大的实体项目,体现了江门市委、市政府对新会区的关心厚爱,体现了龙头企业对新会区综合实力的肯定,为新会工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针”。1月28日,新会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新会区委书记林锡波在会上郑重表示,新会区将抢抓机遇,不负重托,把项目打造成为侨都高质量发展样板、江门服务新标杆,以只争朝夕的决心拼出江门速度。
闻令而动,只争朝夕!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的落地工作是当前新会区工业园区的“头等大事”,新会区工业园区立即成立“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工作推进专班”,有序、高效推进项目的承接工作。春节期间,专班人员放弃休息,首要确保项目用地、用电、用水要素保障落实到位,全力推进项目在头部季度实现“拍地即动工”,提供“模拟审批”等一系列精细化服务,用心用情做好“店小二”,向全国展示新会区工业园区服务企业需求、推动企业发展的坚定决心。
随着中创新航、巴德富、福斯特等“链主”企业相继落户新会区,势必将牵引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产业链落户。新会区工业园区紧紧把握重大利好,推进“以商引商”,全力“招大引强”,从“地毯式”集中招商转变为“阵地式”精准招商,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成效。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朋友圈”,谋划编制新能源动力电池、新材料等全产业链招商图谱,主动出击开展精准招商,重点引进相关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力争为新会区工业园区布局一批优质项目,构建上下游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条。
发挥自身优势。立足新会区工业园区具有可连片开发土地的优势,紧盯深圳政策动态和经济要素流动,围绕深圳企业需求,有的放矢开展产业链招商。目前,新会区工业园区正加紧筹备头部季度深圳招商推介活动,力争在招引大项目、好项目上再传捷报。
强化合作招商。配合推进新会全区北、东、南组团招商体系。加强与“国”字号、“省”字号协会合作招商,与不少于30家招商专业机构建立合作招商机制,聘请一批“招商顾问”,积极开展“顾问招商”“中介招商”。
建强招商团队。加快物色招聘一批懂产业、懂技术、懂政策的专业招商人才,组建专业招商团队。紧盯在谈新能源电池、新材料等项目,力争再引进超百亿元项目,为头部季度“开门红”做好项目储备。
学习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等国内先进工业园区的国际一流规划建设经验,是贯彻落实江门市委“园区再造”工程、新会区委“一园三中心”建设的重点要求,更是推动新会区工业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引航明灯”。2021年12月底,根据江门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由新会区领导及工业园区管委会、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组成的新会区考察团赴苏州工业园区,学习考察园区建设及产业招商工作的成功经验。
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高水平的科学规划,精细化的亲商服务……苏州工业园区的实践经验给考察团留下深刻印象,让考察团充分感受到作为全国园区开发标杆的苏州工业园区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胆量和气魄。同时,也切实感受到新会区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工作与先进发达地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坚定了新会区工业园区策马扬鞭、奋起直追的迫切渴望和危机意识,增强了举新会全区之力推进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片区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2022年,新会区工业园区将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合作区机遇,聚焦全省标杆园区目标,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片区起步区,全面提升园区建设质量,争取达成2025年园区产值超2000亿元的目标,打造绿色低碳、智慧高效、产业协同、宜业宜居的国际一流现代化产业集聚区。
高标准规划建设大园区。围绕“借鉴、创新、融合、共赢”的发展理念,学习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等国内先进工业园区的国际一流规划建设经验,坚持规划先行,依照“一张蓝图绘到底”大原则,力争建成国际化、现代化和智慧型全省标杆园区。注重战略空间和产业发展“两个留白”,保障江门全市重大战略项目引进,留足产业延链和升级空间。按照一个街区、一个公园、一所学校、一家医院、一个产业服务中心“五个一”标准,引入江门市、新会区两级教育、医疗等资源,打造充满诗情画意、景色宜人的葵乡宜居环境。2022年内,以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片区起步区为重点,按照“九通一平”标准,全面完善道路、通信、水电气等基础配套设施。新会智造产业园大泽园区完成西片区路网、污水处理厂进厂道路和配套污水管网建设,推动生活配套区一期动工建设;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完成西片区道路建设,完成凤山湖公园景观提升;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完成EPC二标段官冲中路、官冲北六路、北八路建设,完成EPC三标段建设;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澳葡青创园完成启动区60公顷(900亩)填土工程。
高起点壮大产业集群。对标省“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聚焦江门市八大核心战略性产业集群,着力引进一批总部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打造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先进装备全产业链,推动产业“串珠成链”。其中,北组团的新会智造产业园重点对接深圳优势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打造深莞地区优质产业资源转移承载地,主动承担中欧合作重点任务,加强与欧盟国家在绿色经济、数字技术、智能制造、机械装备等产业合作,打造成为中欧(江门)国际合作重点发展区。东组团的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抢抓深中通道、中开高速公路即将开通的重大机遇,落实对接措施和工作清单,聚力新材料和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链。南组团的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主攻与港澳、RCEP成员国合作,对接支持服务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推动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加速成型,重点发展PCB电路板、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石化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共建大湾区宜业宜居宜游产业示范区。
高效率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推行“一园一策”,加快各园区服务中心建设,并以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和珠西新材料集聚区为试点,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入口,保证巴德富、福斯特等重点项目按预期投产达产出效益。及早介入谋划用地、用林、用能、环保等发展要素保障,优先满足和解决重点基建项目、重点产业项目的需求,为项目落地见效提供支撑。积极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加快园区临时或永久供水、供电、管网等设施的建设步伐。全面铺开智慧园区建设工作。用活用好省、市、区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联合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服务。及早介入谋划工业园区住房、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设施要素保障,解决入园企业的后顾之忧。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