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鱼儿铺“产床”
您当前的位置:安徽新闻安徽各地
6月12日,在巢湖东口门附近,首次用生态补偿资金布设的人工鱼巢上已经附着了很多鱼卵。这标志着引江济淮工程涉渔工程生态补偿人工鱼巢项目在巢湖湖区正式发挥功效。
引江济淮工程涉渔工程生态补偿人工鱼巢项目,分别在庐江白山口门附近、庐江马尾河口附近、巢湖东口门附近、合肥南淝河口附近、肥西派河口附近搭建5个点位,铺设13500束人工鱼巢,共计2000平方米。
每年3月到6月是鱼类集中产卵期,受自然条件影响,鱼儿产的卵因附着力不强,容易被水流冲散,影响成活率,人工鱼巢则能解决这一问题。
“人工鱼巢是人为在湖中设置的构造物,能够促进巢湖鱼类繁殖,尤其是为鲤鱼、鲫鱼、黄颡鱼、翘嘴鲌等产黏性卵鱼类,提供良好的产卵场和育幼场,提高鱼卵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安徽省巢湖管理局水生生物保护专班一级主任科员范军介绍。
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8年,巢湖毛鱼、银鱼、虾等主要品种及产量都有不同程度下滑。从2020年1月1日零时起,巢湖在长江流域重点湖泊中率先开启全域禁捕以后,鱼类生物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逐步提高,由2017~2018年的0.92,上升到2023年的2.12。范军介绍,此次实施的引江济淮工程涉渔工程生态补偿人工鱼巢项目,不仅有利于增加巢湖鱼类资源,也将对提高巢湖湖区鱼类生物多样性起到重要作用。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水环境研究室主任卢文轩告诉记者,巢湖沉水植物缺失,繁殖期水位波动对产黏性卵鱼类繁殖影响较大,布设人工鱼巢能够促进定居性鱼类自然增殖,有利于提高“土著”鱼类资源量,对维持巢湖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省巢湖管理局今后将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人工鱼巢进行巡查,对增殖种类、产卵批次、受精率、总产卵量、鱼苗数量等进行跟踪监测,不断完善措施,确保该项目持续、长效。
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合肥至武汉高铁蕞新...
安徽深化城市绿化工程领域******问题专项整治
中安观察 合肥为何“氢”装上阵
安徽文一大胜广西威壮 连续10年迎来联赛...
省检察院发布五件服务保障大黄山典型案例
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合肥至武汉...
安徽深化城市绿化工程领域******...
中安观察 合肥为何“氢”装上阵
安徽文一大胜广西威壮 连续10年...
省检察院发布五件服务保障大黄...
合肥发布2024年市区高中招生计划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传感谷,为万物制造“五官”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