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巢湖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真金白银”推动制造业攀高逐绿

  核心观点: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瞄准新需求、攻关新技术,我国制造业必将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做强做优,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我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2979亿元。“真金白银”的减税降费红利,对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支持成效显著。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二者关乎高质量发展全局。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以先进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作为世界制造业规模蕞大、也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关键阶段。截至2024年8月31日,我国制造业企业总量达到603万家。接下来,关键在于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首要任务是增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上下好“先手棋”、练就“杀手锏”,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攻克一些“卡脖子”难题,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点燃制造业发展的“新引擎”。

  在浙江温州,当地借助数字化互联网平台,提升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数字化水平,实现个性化定制,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广东东莞,一家灯塔工厂通过大量引入机械手、自动化设备等,辅以离线编程和智能技术,实现了“用生产小汽车的方式生产半挂车”的智能化改造……当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正有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可以说,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使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的产业高端迈进,“中国制造”前景广阔。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制造业是节能减碳的主体,也是整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看到,绿色产业投资周期长,需要长期稳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来提振市场信心。近年来,从“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引导企业主动治污减排的环境保护税,到提高企业“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积极性的资源税,再到引导绿色消费的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绿色税收的引领作用有目共睹。着眼未来,以财税政策为牵引,创新市场化、多元化投入机制,吸引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底气将会愈发充足。

  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瞄准新需求、攻关新技术,我国制造业必将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做强做优,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毛同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促进我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传统制造业数智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

  中经评论:“春风送岗”,怎样更好“职”达幸福?

  中经评论:让冰雪经济滑上“高级道”

  “六小龙”爆火,为什么是杭州?

  文化消费成为驱动春节经济的硬核力量

  中经评论:期待人工智能带来更多惊喜

  中经评论:“值回票价”,可以再多些

  热“雪”沸腾 共赴亚洲之约

  【新春走基层】期待年货经济“开门红”

  莫让泛滥的“水赛”成生意

  做好“网约护士”发展的“加减法”

  以规范执法让更多企业安心谋发展

  打造“新新”向荣的零售新生态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提升治理效能

  “帽子”治理缘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不能放任果味电子烟盯上未成年人

  以点带面,发挥创投基金引导作用

  ·主动把握新技术应用创造的就业机会

  ·中经评论:借鉴“窗帘之约”,以更多善...

  ·中经评论:飞起来的万亿级市场,怎样更...

  ·个人信息不能沦为“开盒”者的网暴工具

  ·以点带面,发挥创投基金引导作用

  ·中经评论:“人工智能+”助力消费焕新

  ·对网购“缩水”要敢较真、能较真

  ·AI“新同事”上岗,政务服务更应以人为本

  ·增开“银发号”,让老“游”所乐驶入快车道

  ·【新春走基层】期待年货经济“开门红”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三山区:皖江示范带的产业高地

三山区:皖江示范带的产业高地

  2010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我国首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而专门制定的规划,使得皖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芜湖被确定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之一。而三山区,则因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巨大而被列入芜湖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从而迎来了大发展。   三山区围绕主导产业进行产业转移和承接,原...

人民建议丨网友建议出台具体措施支持皖北四大产业集群发展获回应

人民建议丨网友建议出台具体措施支持皖北四大产业集群发展获回应

  人民网合肥6月10日电(记者高飞跃)“皖北发展长期落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集聚和招商引资缺乏优势。”近日,有安徽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安徽省出台税收减免、土地指标等具体措施,支持皖北四大产业集群发展。   网友留言。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截图   针对网友的留言,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在回复中表示,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

农舍经济“点石成金”庐江开创乡村振兴新模式

农舍经济“点石成金”庐江开创乡村振兴新模式

  3月5日,全国首场以“农舍经济”为主题的发展大会在合肥庐江成功举办。大会以“农舍点靓乡村,产业赋能振兴”为主题,正式发布庐江民宿公用品牌“有庐乡宿”,国家和省内外行业专家、媒体大咖围绕庐江县“农舍经济”模式、发展方向展开探讨研究。   庐江“农舍经济”发展大会现场(央广网发 庐江县供图)   近年来,庐江县积极贯彻落实“农旅富...

凉山州喜德县“乡村振兴20”:荒地变“车间”农民“打卡”种地

凉山州喜德县“乡村振兴20”:荒地变“车间”农民“打卡”种地

  村民在标准化苹果产业园内除草。(何川 摄)   央视网消息(记者 何川):荒地变“车间”,农民也能“打卡”种地。4月27日上午11点,喜德县两河口镇瓦尔西总村梯田间苹果园内,10多位村民正在给苹果树苗除草。20岁出头的吉木阿敏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自豪地说:“这里原来是我们的荒地,现在是我们上班的车间。”   喜德县总面积2206平方公里,总人口22...

安徽临泉:项目集聚产业兴

安徽临泉:项目集聚产业兴

  央广网阜阳6月16日消息(记者张宣剑 通讯员赵怀勇)工人紧张忙碌,推土机来回穿梭,不时传来挖掘机的轰鸣声……炎炎夏日,安徽省临泉县碧根果食品产业园项目工地上一派火热的施工场景。   “建成后,该项目将拥有原料脱壳分选及包装、健康能量棒加工、蛋白粉加工、等8条生产线万吨。”临泉碧根果食品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方锦说。   该项目是临泉...

安徽宿州:“引力场”背后的招商新局

安徽宿州:“引力场”背后的招商新局

  作为农业大市,考验宿州的不只是“招商”,更有项目的快速投产。   2023年头部季度,宿州市交出一份成色十足的成绩单:一季度全市重大项目集中签约项目16个,总投资413.26亿元,其中投资规模50亿元以上项目4个,百亿元项目2个,实现首季“开门红”。   同时,1—4月份宿州全市还实现利用亿元以上省外资金项目149个,投资额246亿元,同比增长1...

安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报告(安徽省绿色产业)

安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报告(安徽省绿色产业)

  1、(1)竞争分析:目前北京市场上蔬菜、水果等食品类超市逐渐兴起,但是专门从事经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却是屈指可数,其中做得比较好的是北京生态园商业连锁有限公司。   2、绿色食品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就业率。同时,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将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增长点。   3、不同需要,市场调查的目标有...

庐江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庐江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庐江县绿华农副产品购销协会;法定代表人:张遵 琦。   亿元,其中,基建投资8000万元。   项目选址安徽省庐江县庐城镇。拟选址在合铜路与文昌路交汇处。该地临近合铜高速道口,交通尤为便捷,地势区位较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强,便于货物调运和物流运输,便于引进各地客商来庐投资经营,方便县内农业产业经营户就近供货,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庐江知名度和县域影响力...